「會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10年后差距顯然,做父母的要知道

Wendy媽 2022/06/15 檢舉 我要評論

孩子媽媽:「孩子,不要邊看書邊吃東西!」

孩子:「那你還邊玩手機邊吃東西呢!」

孩子媽媽:「那我沒將東西吃到手機上啊,你這容易將食物弄到書上,書就臟了呀!」

孩子:「我這不沒把東西弄到書上麼!為什麼任何事情你們大人可以,我們小孩子就不可以!」

孩子媽媽:「你還學會頂嘴了啊!」

孩子:「我這是闡述事實。」

娘兒倆你一言我一嘴,火藥味漸濃,我再不去制止,脾氣火爆的孩子媽媽,就要炸了!

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而是去「頂嘴」呢?

孩子頂嘴,作為父母,你是開心還是生氣呢?會不會用「威勢」去逼迫孩子順從?

01 孩子為什麼會「頂嘴」

在印象中,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在青春期是叛逆的,是會頂嘴的。家長之所以會對這個時期的叛逆期比較敏感,是因為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大了,家長「控制」孩子的難度增大。

而孩子小時候的「叛逆期」,家長就忽略了。

只是,家長要知道,孩子小時候的叛逆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開始「頂嘴」,其實,就是第一個叛逆期開始了。

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的 第一個逆反期,是在3-4歲。

心理需求的角度來說,孩子是想要實現自我意志,實現自我價值感。

行為表現的角度來說,孩子開始「反抗」,覺得別人能干的事情自己也能干,并且大膽的付諸于行動。對于父母的意愿要求,經常說「不」。

隨著叛逆期的延續,孩子自主意識的增強,生活、社會經驗的增多, 孩子的「叛逆因子」雖然會稍有下降,但是會一直存在。

因此,「頂嘴」也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表現。

02 是否會頂嘴,10年后青春期見差距

3-4歲是第一個叛逆期, 10年后,孩子進入13、14歲,也就進入了青春期。

「不頂嘴」的孩子

兒童時期,孩子頂嘴,孩子無論是身高,還是力量等各方面,都不敵大人,如果這時候大人用自己的聲音、力量優勢,去迫使孩子屈服,孩子,那麼的「頂嘴」可能就會慢慢「消失」。

只是,家長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孩子的「頂嘴」是結束了,但是他內心的不服與不滿,卻從未結束,只不過是迫于父母的威嚴,壓在心底而已。

等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條件接近于大人的時候, 他們就開始「反向輸出」,開始叛逆,而且隱忍越厲害,叛逆也會越厲害

所以,孩子小時候,不敢頂嘴,反而不是好事。

「會頂嘴」的孩子

而那「會頂嘴」的孩子,雖然說表達方式欠妥,但是,也一定是有前提原因的。比如父母責備了孩子,用不妥當的語言和孩子溝通了。

但無論前提如何, 孩子「會頂嘴」其實也是將內心的不滿給發泄出去了。然后可能是親子之間的爭執,也可能是溝通,但等 彼此情緒安穩之后,孩子和父母都會思考、反思,重新看待這件事情。

這樣的孩子,內心比較敞亮,進入青春期之后,即便是叛逆,相對而言也會溫和許多,不容易走向極端。家長再加以正確的引導,青春期,便能夠很快度過。

03 讓「頂嘴」變為「正向溝通」

作為父母,我們要允許孩子「頂嘴」,但是,卻也不能將「頂嘴」當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孩子逆反的背后,大多是溝通不正確所引起的。

比如,家長說:「 你就不能把東西放回原處啊!

一句話,就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孩子就容易頂嘴:「 我就是不想放!

但如果,家長能夠換一種說法:「 媽媽陪你一起,把你的東西收起來,這樣你的東西就不會找不到了,好嗎?

孩子需要的是「循循善誘」,而不是指責、否定。

孩子「頂嘴」的機會少了,在正向溝通的環境內長大,那麼青春期叛逆的程度,將會更小。

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是每一位父母都要進行的必修課。

04 兒童第一個叛逆期,該如何過

不要小瞧了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叛逆期,直接決定了第二個叛逆期,也就是青春期的模樣。而第一個叛逆期,家長只要方法用對,孩子更容易順利度過。

想要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那麼,家長除了要正面溝通,還需要為孩子創造一定的條件,培養孩子的「3感」。

1感:培養社會活動需要感

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親子游戲,對于兒童而言,最好的教育游戲,就是角色扮演。

孩子剛上幼兒園那會兒,最喜歡扮演「老師和學生」的角色。

在別人看來,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幼稚的游戲,既不能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又不能增加學識。但是, 每天和孩子扮演老師和學生的角色,我們收獲了很多。

首先,我們知道了孩子每天在學校的生活狀況,老師說話的言語、語氣等。

其次,是最重要的,孩子對幼兒園越來越適應。

因為 角色扮演的游戲,讓他自行去理解、消化、適應他所處環境的角色,這能夠充分滿足孩子參與社會生活活動的需要。

2感:價值感

我們總是不讓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但做家務,卻是兒童獲得價值感的一種重要方式。

生活自理、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能力,是兒童最常接觸到的、能夠證明自己能力的事情,所以, 放手讓孩子去做,會讓孩子收獲「我很能干」的價值感。

3感:成就感

這一點,對家長的要求稍微有些高。

家長需要去了解孩子的特長、優勢,然后創造條件, 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認知、才能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 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這些,又和叛逆有什麼關系呢?

一個孩子,但凡能夠正常適應社會,覺得自己有價值,還非常有成就感,那麼孩子的思想、人生也就得到了「升華」,這時候,孩子是有動力的,是想進步的,和父母也更容易溝通。而叛逆,和孩子的動力相違背,自然會更少。

所以,這就是解決孩子叛逆問題的「深層次」方法。

孩子叛逆,其實一點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長將孩子的頂嘴、叛逆視作為錯誤,而錯過了用正面溝通等正確方式指引的機會,從而讓孩子10年后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再難溝通指引。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