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當了父母后,要麼舍不得讓孩子吃苦,捧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要麼錯解了「吃苦」教育,把「吃苦」定義在吃糠咽菜、身體勞累等方面。
在漫長又短暫的人生長河里,最大的痛苦,不是少穿一件名牌衣服、少吃一頓山珍海味。
更不是不能享受「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悠閑,而是心靈上的脆弱,思維上的匱乏。
是既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又不滿足于當下的生活。
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在于透過苦難,過濾出生命真正的意義,用堅韌和豁達去面對人生。
父母對孩子的「吃苦」教育,十分有必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種「苦」父母舍得讓孩子吃,將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第一種苦:勞動的苦說起來,勞動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部分,并且相比知識的學習,勞動教育更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視的根本,但父母卻常常忽視孩子的勞動教育,這對于孩子來說是莫大的損失。
第二種苦:挫折的苦痛苦和挫折是成長中必要的,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第三種苦:讀書的苦父母再愛孩子,也要舍得讓他受讀書的苦。要知道,對于普通家庭而言,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條路是人生捷徑,但讀書卻是真正相對輕松的那條路。
所以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教育孩子不要半途而廢。人活一生,肯定是要吃苦的,你不吃這樣的苦,就得吃那樣的苦。所以,在有選擇的時候,盡量讓孩子吃對苦吧,這樣他才能在步入社會之后少吃或者不吃不必要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