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孩子們的世界里除了作業之外,還是作業,家長并不想讓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面,但卻無可奈何。
身為學生,如果連完成作業這件小事都做不好,將來還能做成什麼事情?
可內卷時代,永遠都有寫不完的作業!任誰每天總是重復同樣的事情,做久了也會厭倦,所以不少家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孩子說不想寫作業時,應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我們先來看看一般家長的三種回應:
第一類家長,他們會直接喝斥孩子,作業都不想寫,那你想做什麼?以后還有什麼出息。
這樣回答,會給孩子強烈的心理暗示,一旦遭遇一些挫折,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沒出息,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在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大部分孩子最終都會成長為父母嘴中的樣子,你說他行,他就行,你說他不行,他就不行。
所以,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簽,有時候你的一兩句話,真的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二類家長,威脅式家長,再不好好寫作業,就怎麼樣怎麼樣。
這樣說,孩子根本就沒有心思寫作業了,一心想著你后面的話,擔心你真的會把他怎麼樣;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那這句話更沒有用了,青春期的孩子最不怕的就是威脅。
第三類家長,快把作業寫完,寫完后就給你獎勵。
獎勵式家長,看似有些作用,但實際上卻讓孩子沒有了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一旦獎勵不到位,孩子馬上就不干了,動力不足,學習也不會太長久。
寫作業是孩子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定要讓孩子清楚的意識到這一點。
那麼當孩子說不想寫作業時,身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我家娃在四年級的時候就出現這樣的問題,當時我還以為是作業太多了,孩子寫煩了,所以就不想寫了。
于是,原先放學回到家后先休息20分鐘,改成了回到家后馬上寫作業;我又把娃的戶外活動時間縮短了,以為能為娃節省更多時間,把作業給搞定。
沒想到一周下來,情況不僅沒變好,娃也變得越來越抗拒寫作業了,后面干脆直接擺爛,一提到寫作業他還跟我急。
看到娃這樣的狀態,老母親真的很焦慮!又不能像小時候一樣,揍一頓就老實了,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來硬的。
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唄!
老母親使出了各種軟磨硬泡,這才知道原來娃不想寫作業的原因,因為那段時間老師教的知識點太難了,娃上課有些吃力,很多地方聽不懂,老師布置的作業很多題都不會做,隨便亂寫又被老師批評,最后直接想放棄。
因為平時工作忙,再加上三年級之后,就沒有陪娃寫作業了,寫作業和檢查作業都靠娃自覺完成,所以這些情況我是不太清楚的。
還好及時從娃嘴里知道原因,所以我馬上就做出了應對措施,陪娃一起解決問題。
1.拆解問題。
把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拆分,從易到難,從少到多。
先做簡單的題,給孩子建立信心,最后再攻克難題;還有就是先從作業少的科目寫起,再做作業多的,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針對于難題,我會引導孩子查工具書,查課書,或者上網找解決方法,總之要讓孩子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約定時間。
眼里只有作業的孩子是看不到光的,平時孩子除了寫作業之外,還應該有玩耍時間,所以我會跟孩子約定好,讓他安排好寫作業的時候和玩耍的時間,勞逸結合,這樣孩子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
3.肯定和鼓勵。
來自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永遠都是孩子前進的動力,所以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些小成就時,我就會毫不吝嗇的為他豎起大拇指。
隨著我的一系列策略的調整,娃對于寫作業這件事變得越來越享受,到現在遇到難題也不會退縮,多了一些敢于挑戰的精神。
所以,以我的經驗來看,當孩子說「我不想寫作業時」,家長別著急著反駁孩子,因為這句話的背后,是孩子遇到了困難,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家長要做的就是以共情的心理,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然后一起解決問題。
若是家長上來就直接否定孩子,孩子反抗的心理就會越來越強烈,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大,到后面想變好,就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