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人就沒有婆媳矛盾?3個不同點,我們可能一個都難做到

Wendy媽 2022/12/14 檢舉 我要評論

婆媳關系,好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特色的一大難題,沒有多少人能輕易幸免。除了我國,好像很多國家并不存在這個問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國,幾乎完全不存在婆媳矛盾一說。

閨蜜是獨生女,在國內有一次失敗的婚姻。導致她失婚的不是夫妻感情不好,也不是老公出軌,而是婆媳矛盾。倆人打拼在北京按揭買了套房子,誰知不到半年,閨蜜的老公就把公婆接到北京去一起住了,還說養兒本來就是防老的。

生活在一起后,因為生活習慣不同出現很多摩擦。婆婆凡事喜歡自己做主,見不得兒子做家務,還說公公從未做過家務,這是面子問題。沒過多久閨蜜就崩潰了,一想到一輩子還那麼長,既然老公不會幫自己周旋,而自己也沒能力處理錯綜復雜的婆媳關系,最后只好失婚。

失婚后閨蜜工作非常努力,得到了德國領導的青睞。后來她又攻下德語被公司調到德國公司總部上班。一年后閨蜜和一位德國先生結了婚,還勸說國內的一些朋友嫁到德國去,而嫁到德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存在婆媳矛盾。

「國內國外一樣都是出嫁,都不能跟自己父母住,所謂彩禮其實就是嫁妝,一涉及到彩禮難免會出現矛盾。而且國內嫁人后還處理復雜的婆媳關系,何苦呢?來德國吧,這里沒有婆媳關系,結婚后長輩都不管。雖然不給準備房子車子,不幫忙帶娃,但至少自在啊!反正在哪都要靠自己。」

聽到這里,不免覺得閨蜜的說法很有道理,也很羨慕她那邊自在的生活。可都是婆婆與兒媳婦之間的相處,為何我們跟人家差別如此之大?其實不只德國,很多西方國家都不存在婆媳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

1、外國人界限分得很清楚

越是先進的國家,其國民在成年后懂得與父母稍拉開距離生活的人比重越多。不光是對父母稍拉開距離,他們對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也是如此,父母只是交際圈的一環,他們對「界限」把握得比較好。

而對于我們而言,家庭大于一切,這個家里面也包含了雙方的父母。很多婆婆在兒子成年結婚之后還是想掌控兒子的生活,兒女雖然成家立業但對上一輩有過多依賴,這些都屬于界限不清,也是矛盾的觸發點。

2、外國人家庭分得很清楚

現在的年輕人都意識到了同住是婆媳不和的關鍵,于是想要極力避免。但等孩子出生后就會請婆婆來幫忙,于是婆婆和兒媳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生活在一起。試想一下,親母女一起生活都少不了吵吵鬧鬧,而一朝成為婆媳的「陌生人」怎麼會沒有摩擦呢?

再看看外國人,他們大家小家分得很清楚,子女和老人不住在一起,也不存在老人幫忙帶娃的情況。分開住、不插手,做到這兩點就能避免由于育兒觀念、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不同而產生的矛盾。

3、外國人結婚沒有硬件要求

在我國,兩個小年輕結婚需要男方出錢買彩禮、房子、車子,這就是所謂的「硬件要求」。但如果女方父母的要求過高或者男方不能滿足未來丈母娘的要求,這個時候就會埋下成見。

不管是未來婆婆對兒媳婦有成見,還是兒媳婦對未來婆婆不滿,一旦在相處中對某人心懷芥蒂那麼很容易就會發展成矛盾。不過國外卻沒有彩禮一說,也不需要幫孩子準備車子房子,只要孩子到了18歲自己就撒手不管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