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回老家,遇到了很長時間沒見的老同學,本想停下來敘敘舊,問問老同學現在在哪里高就,卻被母親的一記眼神帶走了。
回到家之后,母親才告訴我:「別和他打交道,他現在精神有點不太好使,畢了業一直在家閑著, 到現在還啃著父母的退休金」。
對此,我感到非常訝異,這怎麼可能,當時這位老同學可是班級里學習最好的一個,全村的驕傲和老師的自豪。
對此,母親也是嘆了一口氣說:「剛畢業那會也出去找過工作,后來不知道怎麼回事,直接回了老家就再也沒出去過了。聽說是 自尊心太強,一時沒有找到滿意的,直接 在家自暴自棄了。」
聽到這里,我也明白了幾分。當時上學的時候,就知道這位同學的好勝心強、玻璃心,稍微考差一點就大受打擊。這樣的性格,哪怕學習再好,我想也是很難融入這個社會的。
☹孩子考第一,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說:「在兒子中考前,跟他說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系!」以前看著還以為是個「名場面」,白老師在「凡爾賽」。畢竟,哪有父母不希望孩子考第一的?現在我算是明白過來, 孩子考第一,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前段時間,兒子放學回家神秘兮兮地給我說,「媽媽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我們班那個年級第一今天突然發瘋了。」
后來詢問之下才知道,兒子當中的班級第一,因為這次考試成績有所下滑, 當場撕了課本、捶桌子,把班里其他同學都嚇著了。
聽到這件事后,我看著兒子陽光又可愛的兒子,摸了摸他的頭,認真地告訴孩子:「兒子,媽媽永遠不會強迫你非要考前幾名,做好自己,不要太有壓力」。
后來在和孩子的幾位老師的交流中,老師們也都紛紛表示: 每個班里的尖子生,在將來可能不是混得最好的,未來基本都是跟人打工,成為各個領域的高級技術人員罷了。
♡ 特級老師也說:班級里將來混得最好的孩子,往往是這個排名
其中就有一位特級老師指出,班級里 混得最好的孩子,排名大概都在第 「6-10」名左右。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這個排名的孩子往往會吃得更開,原因也很簡單。
☆ 心態因素
曾經有一個這樣的調查,在大多數比賽中, 幸福感最高的是第三名,其次是第二名,最后才是第一名。
這是因為在前三名中,第三名往往感覺自己非常幸運。第二名往往會感到「不甘心」,第一名往往最累,壓力也是最大的。
就像當年我朋友家大寶在上國中的時候,曾經一直穩定在班級當中的前十名。每次考第八名的時候,她家大寶總是不悲不喜,也沒有把成績天天掛在嘴邊上。可有一次,孩子考到了班級里的第四名,見了我之后,就開始不停地抱怨。
「唉,阿姨,我 離第三名就只差兩分,有一道題根本就不該出錯,如果再多拿這兩分,我就能進班級里的前三名了,那樣該多好!」
面對朋友對孩子的這種抱怨,一開始,我還 覺得孩子有上進心是好事。可是后來,這孩子念叨多了,自己給自己施加的壓力也變大了,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了不太好,然后跟朋友溝通了利害關系。而且我也開始對她家孩子進行勸慰,讓孩子不必對成績如此放在心上。
其實就是這樣,在一個班級當中, 前三名的壓力往往是最大的。生怕自己下次考試會掉出去,第四名和第五名的遺憾是最大的,總覺得自己再多考幾分就能進入前三名。反觀第六名和第十名的同學,對自己的成績比較滿意,也 沒有太強的攀比心,是最穩定,也是心 態保持最好的一個群體。
6-10名的孩子,成績并不差,而且因為這份平和的心態,不會退步一點就一蹶不振,也不會因為進步一點而偏執較真。這種心態,往往在社會中最能吃得開,有這種心態的人,在將來也往往會更加有出息。
☆知識功底因素
孩子要想成功,除了擁有良好的心態還不夠,必須還有一定扎實的「知識功底」。我家大寶雖然成績始終不算拔尖,但因為一直處于班級里的前十名,大學聯考也成功上了一本,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以,知識功底可以不拔尖,但也千萬不能太差。否則,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時候就會直接被淘汰掉,連成功的入場券都沒有,將來發展是很難的。
排名在「6-10」名的同學,雖然不能算尖子生,但是 學習成績也是屬于中上游水平,甚至有些長期排名第6-10名的同學,其本身的知識功底并不比尖子生差。只是有時候由于粗心等種種原因,沒進前三罷了。
別逼孩子當第一,比第一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
其實,不管孩子是第一名,還是最后一名,走入社會都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只是家長平時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外,還要對孩子精神世界培養及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