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市場上的男性大多背負著老實本分的標簽,似乎這兩點就是他最大的優勢,但老實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特質可以被稱為老師?
早在幾十年前,老實人絕對是夸人的話,這代表了一個人內心誠懇,為人本分,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革新,如今再去說一個人老實則有些陰陽怪氣的意味,似乎在暗指其愚笨。
那麼老實究竟是不是一個褒義詞呢?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在現代社會中,人人都以利益為先,過度老實反而會讓你被瞧不起。
易中天教授曾說,但凡小時候非常老實的孩子,他們長大后大多沒什麼出息。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被家長和老師告誡著,長大后要做一個善良懂事的人,但善良并非毫無底線的,而是應帶著鋒芒,假如一味地善良,它就會成為別人傷害你的武器,甚至成為軟弱無能的標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作為孩子的前行者,他們都需要以各種方式來告訴孩子如何做到善良的同時又學著保護自己。哈佛大學的教授指出,千萬別把孩子養得太老實,告訴孩子這7句話他們會更有出息。
1、無論和誰對話都一定要響應洪亮,別害怕和他人對視。
2、不想做的事情學著拒絕,哪怕對方是你的老師。
3、無需太在乎同學間的感受。
4、假如有人向你索要東西,當你不愿意卻又不敢拒絕的時候,問他一個問題,對方愿意拿什麼跟你交換?5、假如你的同學辱罵你,你要學會罵回去。
6、無需太過在意老師對你的評價。
7、假如你感到委屈,請一定要盡快告訴父母,因為他們是你永遠的依靠。在當前的社會上,但凡做出了成就的人,他們就絕對不是世俗意義上的老實人,政治家,商人,科學家,律師等各行各業的人士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精明一面。
政治學家擅長以全局的眼光運籌帷幄,而商人則在計算這件事上頗有天賦,科學家擅長分析,律師則以語言為武器捍衛委托人的利益。
個人和社會不過是個相對的概念,個人指的是人和人的差異,而社會指的卻是人與社會的博弈,通常而言,孩子如果性格老實,那多半是因為其個性化和社會性不足。
這個社會需要人才,更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老實人的性格和行為只停留在既定的框架內,他們不敢做出出格的事,所以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老實人還內心單純,他們很容易被他人利用,看不清別人的壞心思,更不懂得讀取他人的想法,一旦遇到了危險,就總是把委屈和不甘偷偷的藏在內心深處。
但總而言之,我們不能把孩子性格問題歸結于他們不夠努力,或是因孩子的諸多舉動未能滿足自己的心意就橫加指責,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指責孩子,而是反思當下的家庭氛圍并給予孩子合適的環境和教育。
哪怕孩子已形成了老實內斂的性格,在后續的培養中父母也可以一步步提升孩子的情商,進而增加他們的機敏度。正如哈佛教授所說的那樣,千萬別把孩子養得太老實,因為這麼做很有可能干涉到他未來的人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