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將會出現5種變化,建議愛發脾氣的家長看看

Wendy媽 2023/07/22 檢舉 我要評論

再生氣也不要隨便地吼孩子,因為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很可能會發生令家長意想不到的可怕變化。

孩子被吼后,身體將發生五種意想不到的變化,看完你還敢吼他嗎?

吼孩子,將會降低孩子的思維能力

小白在剛上小學的時候,學習還是蠻好的,而媽媽對于小白的家教也是比較正確,富有理性的,所以小白一直在健康地成長。

不過,在小白上到四年級的時候,小白的媽媽不知道是因為工作的原因,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逐漸地開始吼孩子了。

比如小白要是晚上做作業晚了,媽媽會吼他;不小心將水杯弄灑了,媽媽會吼他;看電視的時候一時忘了時間,媽媽會吼他。結果,小白逐漸地被吼得似乎變笨了。

比如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當媽媽在問小白的時候,小白總是支支吾吾地不知道怎麼說。小白做作業的時候,很簡單的一道數學題能點錯小數點等等,媽媽就會開始吼她,隨著媽媽的吼越來越多,小白做錯的題也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為什麼小白變得越來越笨?其實和媽媽的吼叫導致孩子無法獲得準確的語言內容,只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情緒有關。

簡單的話說,就是吼孩子的行為就是一種簡單的情緒釋放行為, 無法對孩子形成教育目的,只能夠讓孩子成為「情緒垃圾桶」,而負面情緒對于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存在較大影響的。

吼孩子,會讓孩子喪失健康成長的動力

孩子能不能夠獲得健康的成長,有沒有成長的動力,其實和家長的關系是很大的。

因為孩子到底有沒有前進的動力,主要是看家長是否能夠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行事的時候,一直有家長在背后支持,做孩子堅實的后盾時,孩子自然是安全感爆棚,就可能會變得積極向上、主動樂觀。

但如果家長經常吼孩子,導致孩子無法從家長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那麼孩子的生活,將充滿了消極與負面,孩子的 成長自然就會變得沒有動力,甚至有些時候,孩子的性格、情緒等還會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比如現在有些孩子在經常受到家長的吼叫后,就可能激發出一些諸如 離家出走、夜不歸宿甚至是危險等行為。

吼孩子,會讓孩子變得不懂表達

吼孩子的行為,是一種十分粗暴的情緒表達方式,而家長的行為也會經常影響到孩子。

所以,當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粗暴的情緒發泄行為時,孩子潛意識中學到的也是這種不正確表達意愿的行為,從而孩子在想要表達自己思想的時候,只能夠回憶這種粗暴的行為,根本沒有任何正確表達自己意愿的行為信息。

另外一點,家長在吼孩子的時候,還會讓孩子變得迷茫,因為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誤導致了家長的生氣,所以就會非常的「謹小慎微」,從而喪失了主動表達的勇氣。

而長期失去表達行為之后,孩子將會真的變得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吼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萎靡

家長對孩子吼叫的行為,其實在孩子的眼里,也是一種評價行為,孩子會感覺到家長對自己的評價是「令人生氣的」,所以,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無法獲得家長的肯定。

而當家長經常去吼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是 無法得到家長的肯定,所以自己是一個 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會做的孩子。

當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的認識之后,孩子就會逐漸地喪失自信,變得自卑,從而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開始消極怠慢,萎靡不振。

吼孩子,會讓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

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眼里,家長就是一個學習的目標,是自己的人生導師,家長是不會錯的。

但是,當孩子發現家長頻頻為了不值得吼自己的事情,而發泄情緒的時候,就會逐漸的產生一種這樣的認識: 家長并不是真正關心自己的,因為家長隨意吼自己的行為,根本就是 一種不在乎的表現。

至此,孩子就會逐漸地失去對家長的信任,而這就會導致家長的家教效果下滑,甚至孩子變得不受教,或非常的叛逆。

結語

孩子被吼之后,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無論是情緒還是性格,都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多都是家長們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教育,比如多進行鼓勵教育,讓孩子在積極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