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現代重要的社交工具、生產工具、娛樂工具,不少人對它的情感很復雜,又愛又恨。
愛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樂趣,也恨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諸多困擾,比如影響親子關系……
現在不少孩子是「低頭族」,父母讓他們少玩手機,往往還會被懟一臉:「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就不行?」
父母氣得不輕,但又無法反駁。那麼,這時候父母該如何回答,才能既保住自己的面子,又能讓孩子心悅誠服?
第一,堵不如疏
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機,不少人呼吁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毋庸置疑,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當代打工人誰能保證自己陪孩子的時候能徹底不回工作消息?
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是無可避免的,那面對孩子「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就不行」的質疑就是不可避免的。
堵不如疏,既然我們沒法把手機從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里「屏蔽」掉,那麼我們就該教會孩子正確認識使用手機這件事。
對于大部分孩子而言,使用手機等于玩游戲、看視訊,所以孩子「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就不行」這句話背后,其實表達的是一種對娛樂權利不對等的不滿。
這時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家長如何回應孩子「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就不行」這句話,而是在于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手機不只有娛樂一種功能,還是大多數成年人工作、社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Mommy覺得父母完全沒必要刻意在孩子面前「禁」手機,相反父母用手機回工作消息、收發郵件等日常操作完全可以讓孩子知曉,讓孩子明白大人使用手機不是在玩,而是做有意義的事情。
第二,父母要樹立好榜樣
當然,改變孩子認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做好榜樣,少在孩子面前用手機打游戲、看視訊、看直播。
無論是對于大人還是孩子,刷視訊、看直播、打游戲等會讓人深陷上癮而不自知的「垃圾快樂」中。這種毫不費力的快樂,就連諸多大人都毫無抵抗力,更不用說意志力、自制力薄弱的孩子。
如果父母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那麼又何來的底氣教育孩子?
「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就不行」這句話背后,是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更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質疑。
信賴是教育的基礎,當孩子對父母的行為產生質疑時,父母的任何教育都將變得沒有意義,此時無論父母說什麼、做什麼,往往收效甚微。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管住自己,也才能管住孩子。
說一千道一萬,使用手機不是洪水猛獸,我們沒必要在孩子面前一「禁」了之,而是要因勢利導,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認知,并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畢竟在互聯網時代,手機也是孩子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使用得當,家長和孩子都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