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孩子智商高低,3歲前手上3個信號很關鍵,簡單1招讓娃更聰明。孩子在3歲前,手部的動作,對于大腦有多重要?很少有家長知道答案。
孩子三歲前的大腦有數十億活躍的神經元和通道,在孩子出現第一個微笑之前,他們的手就開始活動。
孩子的小手,是他們想要抓住新世界的表現,是大腦行為的表現。
孩子手部活動和抓握不僅有助于孩子在幼年時候建立大腦神經網絡,還有助于孩子在學習期間保持活躍性。
如果沒有雙手有規律、有節奏和積極的參與,許多神經通路處于被使用、或未被未充分利用的狀態,孩子大腦的相關部位也會隨之退化。
孩子手和腦會產生聯合進化。
隨著大腦和手的相互激活,孩子的學習欲望會不斷被重塑,學習的能力會不斷增長,智商越來越高。
孩子智商高低在手上「有跡可循」,3個信號很關鍵。
第一個信號:兒童小手的力度。
有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是不能拿起東西的。但當你把手指放進寶寶小手里的時候,他就會緊緊地抓著。
這就證明,孩子的雙手并非沒有力氣,只是因為腦部尚未發育完全。
等到孩子大一些,他會能拿住氣球,也能拿住水杯,這證明孩子的大腦能夠根據重量判斷出需要使用多大的力度。
如果一個孩子能穩穩地拿捏住物品,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很好。
第二個信號:孩子拿捏小物體的準確度。
做過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幾個月大,開始搖晃小手的時候,你把手放在他面前,孩子的小手左搖右晃,不能抓住你的手。
這就是大腦神經欠發達的表現。
如果孩子能夠精準地抓住小米,黃豆這些小物品,證明孩子很聰明。
因為大腦神經能夠判斷,給出精準的指示,孩子的小手也能接收到這些命令去執行。
孩子越小,越能抓住小物品,證明孩子越聰明。
第三個信號:兒童的手部反應速度。
孩子小手的動作速度和大腦的反應速度有直接關系。
孩子在看到物品后,會給大腦傳遞一個信息,大腦在做出決策后,又要傳遞給小手。聰明的孩子,這個循環的速度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