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幼稚園?做好這5點,效果一定超出你的預期

Wendy媽 2022/09/23 檢舉 我要評論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集體生活的第一步,家長們注意這些小妙招能幫孩子愛上幼兒園生活。

首先,孩子入園前,家長不能說這些話。

一種是恐嚇型話語,當孩子哭鬧時搬出幼兒園嚇唬他,「再不懂事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老師會教育你」。

鄰居奶奶就是無意識犯了這個錯誤。

家長說這些話時可能只想止住孩子的哭鬧,卻不曾想這句話可能會帶來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感,會覺得幼兒園是一個懲罰不懂事小朋友的地方,送他入園時他掙扎抗拒就在所難免了。

另一種是過于完美型話語,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把幼兒園描繪得特別完美。

比如幼兒園有特別溫柔的老師,非常友善的小朋友,好吃的飯菜,好玩的滑梯。

 殊不知,這些話語讓孩子期待幼兒園的同時也會過于美化幼兒園,幼兒園過的是集體生活,老師會溫柔也會嚴厲,滑梯不能隨心所欲玩,飯菜也未必合胃口。

如果孩子入園后發現幼兒園不那麼完美,可能會有失望心理,無形中帶來入園抗拒。

那麼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應該怎麼說怎麼做才能幫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實現輕松入園呢?

首先,把幼兒園描述成一個美好但是并不完美的地方。

比如鄰居某某哥哥在幼兒園學到了很多本領,讓孩子明白幼兒園可以學到很多本領;

幼兒園里能交到很多好朋友,還能和好朋友一起玩滑梯,讓孩子明白幼兒園是一個可以交朋友的地方;

幼兒園的老師會帶小朋友唱歌跳舞,玩游戲,午睡,幼兒園是一個好玩并且講規矩的地方。

其次,全家表現出對幼兒園的信任感和期待感。

家人平時聊到幼兒園一定要表現出對寶寶上幼兒園的喜悅感,「我們的寶寶長大了,馬上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在言語中表示出對寶寶入園的期待。

孩子要入園,家長擔心是正常的,但是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擔心和焦慮。

孩子第一次過集體生活,我們要相信幼兒園的能力,也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

資深幼兒園園長總結說,只要讓孩子在入園前做好這些準備,那孩子就會快速適應并愛上幼兒園。

第一: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鍛煉孩子自己吃飯、喝水、去廁所、穿脫衣服的習慣,孩子學會這些,父母也可以放下一大半心來。孩子進入幼兒園后就會充滿自信,沒有挫敗感。

第二: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有些孩子有睡懶覺或者晚睡晚起,中午一次睡好幾個小時的習慣,即將進入幼兒園了,就需要改一改這個毛病。提前了解一下幼兒園的作息,給孩子生活當中慢慢調整過來。如果孩子沒有做好這個準備,睡不夠睡不好的話,孩子就會哭鬧不止。

第三:語言表達能力平時和孩子說話時,父母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一些和老師溝通的語言,比如:老師我想喝水,我要去廁所。能夠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才會關注到孩子。

第四:規則意識培養幼兒園就是一個小團體,不再像家里一樣以孩子為中心,所以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上課端正坐好,學會排隊打飯。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好玩的游戲,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排隊做核酸,超市排隊結賬的孩子給孩子培養這種意識。

第五:緩解分離焦慮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是自己帶孩子,有的孩子又比較粘人,那怎麼給孩子進行分離焦慮訓練呢?可以把孩子送到朋友家,給孩子說清楚,然后按時回到孩子身邊。這是通過模擬幼兒園的分離場景,讓孩子提前適應。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