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里傳來一位媽媽的怒吼,6和0你寫得怎麼差不多!能不能別再錯了!再錯就寫一百遍!在媽媽咄咄逼人的大喊陪伴下,孩子終于把作業完成了。一直在陪著孩子寫作業的媽媽,肯定特別愛她的孩子,可是,這樣的行為對于提升成績,卻沒有幫助,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經常能聽到家長交流時會說,為了讓孩子好,寫作業時一定要盯緊了,要不然成績肯定不行!卻不知道,看起來是為孩子好的行為,卻會讓孩子成績變差!
家長的3種「為你好」的行為,卻在讓孩子討厭學習
第一種行為,催孩子寫作業。
家長認為孩子回家,就一定要先學習。可是,孩子放學回來,希望放松一會兒。于是,就一直在催孩子快去寫作業!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本來打算休息五分鐘,家長一催,就休息了一個小時也不想寫作業。
第二種行為,只看重分數。
你怎麼又沒考好?你答題時都怎麼想的?這麼簡單的題,也能錯?就考這麼點分,還想出去玩?當孩子成績不好時,再聽到家長指責的話,沒有問一問,孩子是怎麼想的,當時遇到了什麼事情,孩子的感受是,父母根本不愛我,只是愛我的高分罷了!
第三種行為,逼孩子增加學習時間。
成績這麼差?早晨提前一個小時起床!別玩了,多看一會兒書,才能得高分!你怎麼還有心思玩,快去學習!
成績不好時,家長就愿意代替孩子做決定,不可以去玩,不能看電視,必須早起讀書。命令和控制,只會讓孩子想逃離!
家長做這些「為你好」的行為,當然是希望孩子成績有所進步,可是,在孩子內心看來,卻會覺得爸媽,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會讓孩子更討厭學習。
孩子成績差時,希望家長如何做?
孩子在分數不高時,已經心情不好了。遇到了困難,自己解決不了時,當然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父母的教導,能讓孩子明白,人生在遇到了挫折時,如何面對,如何解決。
在學校里,老師只講了系統的知識,孩子成績不好時,渴望得到成長的力量,得到父母的鼓勵,才能在心里產生強大的力量,愿意持續努力。
孩子未來的成績,會不會有進步,取決于,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成績時,用什麼方法來處理,家長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時,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看到孩子的進步。
家長一直在批評和指責,孩子只會覺得,自己沒有天份,努力也沒有用,會讓孩子放棄學習,討厭學習。覺得,自己是因為學習這件事,讓父母對自己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父母的責備和批評,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鄰居小然的媽媽,每天都讓孩子多寫兩張試卷。可是,并沒有讓孩子學習成績進步。是什麼原因?媽媽一直在命令小然,甚至,每天都能從試卷上發現缺點,字寫得太差,單位名稱沒有寫,步驟也沒寫全。孩子聽到的全是缺點,越學越沒有信心!
當父母只發現了孩子的不足時,從言行中,就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我真的不信!這麼努力,我還是不行!孩子從內心到行為,就一直在否定自己,在學習中只能體會到痛苦,甚至覺得是因為學習,才讓父母跟自己發脾氣,會產生討厭學習的想法。
家長如何引導,能讓孩子提升成績?
首先,用心平氣和地語氣,跟孩子溝通。
引導孩子說一說,看到自己成績時的心情,其實孩子特別想說,在考試時,想到了什麼,考完之后,跟同學對答案時,心情產生了什麼變化,對下一場考試,有沒有影響。家長控制好情緒,跟孩子耐心溝通,才能讓孩子釋放壓力,愿意接受家長的想法。
其次,引導孩子建立新的目標。
如果,本次考試只排在班級第二十,問孩子,打算下一次考試時,提升到多少名?目標是為了激勵孩子成長的,就算到時間沒完成目標,也別跟孩子發火。每次跟孩子一起訂目標的時刻,會成為孩子成長中最好的回憶。養成了定目標的好習慣,孩子未來學習過程中,就可以不斷找到努力的方向。
最后,鼓勵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成績不好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認真思考一下,如何調整學習方法,改變學習習慣,才能提高成績。并且,把孩子想出來的辦法,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家里明顯的位置,每天都讓孩子能看到,也可以制訂成表格,每天完成幾項,就畫上對號。
或許,剛開始的階段,孩子的進步并不大,成績也沒有特別大的飛躍,但是,一直都在進步。而且,通過這個過程,孩子學會了在遇到了挫折時,不會失意迷茫,不用抱怨指責,控制好心態,不斷找到努力的目標,發散思考,找到解決的方法,孩子會受益一生。
小編寄語:
孩子成績差的時候,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機會。不做看起來「為你好」的行為,而是,幫助孩子養成調心態,訂目標,找方法的能力,才能一生都能,情緒穩定,從容淡定面對人生中的風雨,積極樂觀面對每一次挑戰,沉穩冷靜找到解決方法,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看一看身邊的人,能冷靜處理問題,積極面對失敗的人,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就會明白,家長處理的方法,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教會孩子面對生活中的打擊,才能讓孩子帶著喜悅之心,迎接生命中的所有困難,體會輕松化解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