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多數家長都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雖然家長們都很愛孩子,但是久而久之,家長也會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帶。小時候,很多孩子會做出一些令家長頭疼的的舉動或者行為,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舉動或者行為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3個「煩人」舉動,家長真該高興,因為你的孩子可能具有高智商。
那高智商的孩子有哪些難帶舉動呢?
1、總是喜歡拆家、做實驗
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可以發現有的孩子總是喜歡拆家、做實驗,特別是男孩子,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喜歡探索事物,對身邊的大多數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
這時家長朋友們要放心,孩子這樣的舉動有利于孩子接觸新的事物,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有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
焦耳曾經因為好奇,用電池把電流接到馬的身上,馬被刺激后狂跳不止,差點踢到了焦耳的哥哥。也正是因為 焦耳的父母并沒有阻止他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物的興趣,焦耳才有了更廣闊的探索空間。
其實這都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作祟。我們也會發現,當我們把一個玩具交給孩子的時候,過了一段時間,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堆零件,而孩子還在那里認真地拆個不停。
2、開口晚,怎麼說也不回答
俗話說:「貴人語遲。」 科學研究曾發現:開口晚的孩子往往都會比同齡人專注力更強,大腦系統更復雜。也是出于這種原因,所以孩子說話會比同齡人更晚。
愛因斯坦在小時候是個既事蠢又不善表達的男孩,他的父母都以為他是智障。 小時候說話很晚,4歲時,父母甚至認準「這個孩子智力發育太慢」。 直到9歲, 愛因斯坦還不能流利地說話。
上學以后,他父親聽老師說腦筋遲鈍,不善交際,毫無長處。老師們輕蔑地稱他為「笨蛋」。 到中幫助學時,每科成績都很差,他的老師建議他休學, 甚至對他說:「你永遠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但最后愛因斯坦卻成為了物理學家。
3、好奇心「太重」
孩子一般都有好奇心,對沒見過或者不理解的事物都有強烈的興趣, 這樣的孩子不會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問題,而是更加深入的去探討這個問題,比如雨是怎麼形成的?
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孩子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高,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也一定比別人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