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會有答案。
多年后,當你再次回首,就會發現當初翻過的書、背過的單詞、做過的習題其實都是你前進路上最好的籌碼。
親愛的兒子,昨天吃晚飯時我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
當時,我們正在吃飯,可你的眼睛卻始終盯著手機屏幕,我命令你放下手機,并跟你講起了王叔叔兒子浩然的事情。
浩然哥哥今年大學聯考,為了能取得好成績,他找人更改了自己游戲的登陸密碼,還戒掉了所有的電子產品。
終于,星光不負趕路人。
前兩天,王叔叔發朋友圈說浩然哥哥已經如愿被一所985大學預錄取了。
本以為聽我說完,你會有所感悟。
卻不想,你不屑一顧地沖我翻了個白眼,說:
「985有什麼了不起?就算考不上大學,我也可以當網紅賺錢!」
那一刻,我沉默了,覺得既震驚又心痛。
思考良久,媽媽還是決定跟你好好說一說,不上大學的人生,錯失的到底是什麼。
不上大學,
你將錯失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
孩子,你看過那張名為《讀書的境界》的圖片嗎?
一個人能看到怎樣的風景,很多時候,就取決于自己腳下書本的厚度。
其實,大學也是如此。
孩子,還記得咱們一起看過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嗎?
里面有一個名叫丁輝的哥哥,他雖然各方面表現優異,但綜合排名卻是倒數第一。
事后,一位面試官解釋道:
「如果不是錄節目,他的簡歷不會到我手中。」
原來,所有的候選人不是來自名校,就是海歸,只有丁輝本科畢業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記得當時你曾憤憤不平地問我,難道學歷就能代表一切嗎?
孩子,學歷當然不是一切。
但它能夠為你提供一張入場券。
讓有聰明才智的你,不會因為達不到標準而連入場與別人同台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你以為自己比別人只是少了一張錄取通知書。
卻不知,自己失去的,其實是另一個擁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不曾擠過獨木橋的人生,
只會越走越窄
孩子,我知道,對你們這個年紀來說,當下的快樂才最重要。
不加節制地玩手機比做枯燥的數學題快樂;
睡懶覺比早讀快樂;
不上學、當網紅自然比日復一日地寒窗苦讀快樂。
其實,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
上國中的時候,覺得數學老師太死板,每天就知道逼著我們做練習題,一點意思都沒有。
于是,老師在上面講解知識點,我把小說墊在課本下面開小差。
等進入高中后,才發現自己什麼都聽不懂了。
拿著最簡單的題目問老師,結果老師講得滿頭大汗,搖著頭說:
「這都是國中的知識,再不抓緊時間補回來,以后更跟不上了。」
我信誓旦旦說要迎頭趕上,可看到厚厚的課本,就又習慣性地打開了小說。
高中的時候,喜歡上了英語課。
經常打著學英文的旗號看電影,還求著你姥姥給我買了一部復讀機,可等復讀機到手,我用的最多的,卻是拿它聽流行歌的磁帶。
雖然我發音、語感都不錯,可因為很少背單詞、背課文,卷面成績總是一塌糊涂。
還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補課、千方百計偷懶的作業,和「明天開始早起」的口號……
最終,一向自詡聰明的媽媽連大學都沒有考上。
而媽媽的高中同學王叔叔呢?
當時,他每天5點準時起床,總是第一個坐到里教室晨讀;
做完的習題冊,摞起來快趕上桌子那麼高;
他的舍友告訴我們,他一直要學到晚上12點宿舍熄燈才會放下課本……
那時候,你王叔叔頂著一副比啤酒瓶底還厚的眼鏡,我還跟幾個的同學一起嘲笑過他「死讀書」「書呆子」。
可大學聯考后,他卻以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績,去了一所985大學。
當他讀研的時候,媽媽已經工作了好幾年。
那時候,媽媽經常用打工賺來的錢買新衣服、新包包,還買了當時最流行的諾基亞手機。
當聽人說學校每個月給你王叔叔的補助只有500塊,經常要吃咸菜、啃饅頭時,媽媽也像你一樣不屑一顧,說:
「大學生也不過如此,混得還不如我一個打工的!」
但如今,我與你王叔叔之間的差距,已經是我跑步都追不上的了。
他成了一名工程師,不僅工作環境好,薪水跟當初500元補助相比幾乎翻了近百倍;
而媽媽,每天奔波勞碌,卻只能拿著跟幾年前差不多的一點死工資。
所以,媽媽想用過來人沉痛的教訓提醒你:
因果報應,真的是恒久存在的真理。
所有你當初偷過的懶,日后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如果你總是在最該努力的時候選擇了懈怠和快樂,那麼未來留給你的,一定只剩下無盡的嘆息和眼淚。
塵埃落定前,請拼盡全力
孩子,最后,我還想跟你分享一則清華大學2020年的8分鐘宣傳短片《追光少年》。
2016年2月,人類首次發現雙中子星引力波。
當時,一群只有21歲的清華本科生看到了這則新聞,他們備受鼓舞,決定要探測與引力波事件同時發生的宇宙伽瑪射線暴。
為此,他們沒日沒夜地待在實驗室,努力了整整兩年。
可沒想到,距離發射只有30天的時候,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探測器竟被徹底燒毀了。
絕望、憤怒、手足無措……
但最終,他們還是不忍放棄:
「最后一個月,沒人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但塵埃落定前,我想用盡全力拼這一次。」
就這樣,30天后,清華大學「天格計劃」學生團隊研制的首顆試驗衛星荷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被送入了太空。
從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追光少年》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道理:
堅持和忍耐,才是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
孩子,我還記得你曾對我說過:
你喜歡大都市的繁華、喜歡研究機械運作的原理,夢想著有一天能看遍大好河山,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而現在,日復一日的讀書、背誦讓天生好動的你覺得枯燥、乏味。
更讓你一次次懷疑,上大學后,你是否真的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但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嗎?
「螺旋上升和原地轉圈從外表上看,其實是一樣的,好像并沒有區別。
一兩個月也區別不大,但是等你三五年之后再來看的時候,這將是質與量的區別。」
事實上,讀書也是這樣。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終會看到希望。
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當你計算數學題時,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
當你晚自習時,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
熬過了今天的痛苦和孤獨,那些你本以為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風景,才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面前。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這個世界從不公平。
頭等艙可以優先登機,銀行VIP可以不用排隊,演唱會最貴的門票位置最好。
你有多努力,才有多特殊。」
孩子,讀過大學和沒有讀過大學的人,過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讀過大學的人,在余生的諸多重要關口上,往往會有不一樣的抉擇和感悟。
而那些沒有學歷和文憑的,就只能在一個相對低的起點上,經歷著更加辛苦的人生。
作為父母,我們無法強迫你選擇哪一種人生,因為未來終究掌握在你自己手上。
但是孩子,請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所有你羨慕的生活背后,都是淚水和汗水的苦熬。
許多年后,等你再回首,就會發現:
當初吃過的苦、做過的題、熬過的夜,都已然長成了你的骨頭與血肉,成為改變自己和實現人生跨越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