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6歲,12歲3個叛逆期,孩子越管越叛逆!學會這3招,比打罵都管用

Wendy媽 2022/10/07 檢舉 我要評論

孩子的叛逆期不是只有「青春期」!孩子成長中要經歷3個叛逆期,錯過哪個,都對孩子的性格人格有影響,家長必須提前了解。

一提到叛逆期,大家腦海中閃過就是「青春期」,實際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孩子的成長中要經歷過三個叛逆期,青春期只是其中之一。

每個叛逆期,都是孩子成長的飛躍期,如果家長不了解,就會導致孩子在前兩個叛逆期,被誤認為是不聽話,不乖,于是很多孩子是在吼罵甚至挨打中度過,性格,情緒,甚至于人格都會受到壓制和誤導。

第一個叛逆期:2-3歲

大名鼎鼎的「可怕的兩歲」,孩子變得執拗、暴躁、脾氣大,什麼事兒都喜歡說「不」。有的家長不理解,認為孩子就是故意找別扭,對孩子呵斥,打壓,甚至上手打。

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指出:3歲幼兒的言行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后的性格。也就是說這個時期,如果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可能會在性格、為人處世上出現很大的缺憾。

第二個叛逆期:7-9歲

小學,是孩子人生中全新的階段。經過一年的適應調整,很多孩子在二年級變成了「老油條」,上課聊天走神,接話打岔,作業潦草,甚至開始不寫作業。

特別是進入三年級后,部分孩子還會經歷一次成績上的大跳水,一部分孩子被甩在后面,再也追不上去。這個時期,不管是放任自由,還是嚴苛管理都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都可能導致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

當青春期遇到升學季,這是家長最頭疼的事情。

特別是初二,孩子的青春期進入一個小高峰,鬧情緒,鬧別扭,耍脾氣,成績下滑,厭學,網癮,早戀,打架,各種問題出現,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一枚炸彈,指不定哪根火苗就把他點炸了。

孩子的三個叛逆期,哪個你也惹不起,一個處理不好,孩子就可能出現性格轉變,討厭學習,和父母遠離。所以家長必須要學會巧妙處理。

1、家長要懂得轉換身份

當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家長要成為「權威」,在前面領著孩子成長;

孩子進入小學后,家長要做「老師」,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興趣和方法;

青春期,父母要做「教練」,更關注孩子內心變化,對孩子有尺度有分寸的指導。

2、有技巧地溝通

不同階段,說話方式相處方式是不同的,從對孩子的面面俱到到逐漸放手,家長不管從身體上,行為上還是言語上,都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時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順應孩子的成長。

3、適當放手

孩子叛逆期之所以讓家長感到痛苦,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想自由,家長不放手。家長要在可控的范圍內,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發展能力,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養孩子就是升級打怪的過程,父母會經歷一個又一個關卡。順利過關的前提是,家長必須了解孩子,擁有更科學的育兒方法。建議家長閱讀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將現成的經驗和科學的方法轉化為自己的育兒方式,引導孩子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