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與孩子合照的習慣?
很多家長可能會說,每次心血來潮,就會拿出手機和孩子照一張。
那,你有沒有每年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和孩子一起合影呢?
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是,這個還真沒有。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爸爸,「牽著女兒長大」, 40年來,每年在同一個地方拍照,父女變化驚艷了時光。
在最初的照片里,女兒應該才1歲多。小小的她,緊緊地貼著爸爸,眼神里還有一些害怕。而爸爸,則需要稍微彎腰,才能摸到女兒的頭。
第二張照片,女兒已經能站得很穩,稍微沒那麼害羞,手里還拿著玩具,玩得正開心。
隨后,女兒長大了一些,已經能牽住爸爸的手。面對鏡頭,小女孩笑得很甜。
第四張照片里,女兒已經不露怯了,她和爸爸做著同樣的動作,顯得大方而自信。
後來啊,她長高了不少,已經到爸爸腰以上了。當聽到「笑一個」時,她立馬擺正身體,以標準的站姿站好,嘴角露出微微笑的弧度,小手還有些緊張。
小女孩越長越大,也到了愛美的年紀,喜歡穿漂亮的小裙子,戴可愛的發飾,還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再後來,她上學了,入了少先隊員。只是,她的頭髮,一直沒能留長。
時間過得真快,女兒好像一下子就長高了,個頭都快到爸爸的肩膀處了。驀然回首,她仿佛還是剛剛那個站不穩的小女孩啊。
每一張照片,爸爸和女兒都笑得非常燦爛,好像時光不曾在他們身上留下印記。
慢慢地,女兒從幼兒長成了少女,亭亭玉立,看她這個頭,將來不會比爸爸矮。
雖然女兒經常穿裙子,卻一直留著短發,還學爸爸的樣子,戴一副墨鏡。后邊的湖還是那個湖,塔還是那個塔,只是在湖邊拍照的人,卻一年與一年不同。
不知道是不是學業重的原因,女兒這次,沒有笑得一臉燦爛。
這麼多年,女兒終于扎起了辮子,和爸爸站在一起,顯得少了些天真爛漫,多了些拘謹。
一下子,女兒真的長大了。那個肉嘟嘟的小可愛不見了,如今站在爸爸身邊的,是一個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她稍微有些胖,個頭幾乎和爸爸一樣高,
時間啊,都去哪兒了?
再後來,女兒長大了,定居國外。但不管怎樣,每年的這個時間點,她都會搭乘飛機回來,只為和爸爸在每年的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拍下這張照片。
據說這組照片,火遍國內外。很多網友感慨,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女兒逐漸走向成熟,從少女蛻變成女人,而站在她身邊的爸爸,也不知不覺老了。
突然,照片里出現了一個小客人。
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只覺鼻子一酸,不知不覺濕了眼。時間真是一個輪回,畫中的風景沒變,變的,是畫中的人和故事。
你長大了,我也老了。曾經我守護你,如今,你守護你的孩子。
當然,故事并沒有結束,這對父女,每年依然還在這里拍照。爸爸漸漸老去,女兒也生了二胎,女兒的孩子,也不斷長大。
再後來,爸爸真的老了,依稀有了白發,也不再意氣風發。連最小的外孫女,都到了他腰以上。
這情景,像極了當年女兒靠在他身邊的樣子。
一組照片,看盡他們的40年。也仿佛,看到了我們的40年。
誰說不是呢?那個平時在我們身邊嘰嘰喳喳、蹦蹦跳跳的孩子,也許趁你不注意,他就突然長大了。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說,孩子長大后,除了跟父母要生活費,似乎已經沒有話可說了。
我們平時嫌那個吵吵鬧鬧的孩子煩,可真的用不了幾年,他就不會來煩你了。相反,他會關上那扇門,將你和他的世界隔開。
我一朋友曾經發圈說:「每次吃飯,都忍不住朝你的房間喊一聲,可話剛說出口,才發現你已經去外地工作了。」
《目送》里還有一段話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孩子在不斷長大,我們也在漸漸老去。當我們忙碌于生活中的瑣事時,暮然回首,才發現,曾經那個纏著你不斷喊「媽媽」的小孩子,已經與你漸行漸遠了。
曾經,他看著你的背影,目送你上班、外出。
後來,你看著他的背影,目送他上學、求職。
孩子成長的時間,真的不長,仿佛就在一瞬間。你能牽著他的手,聽他講話的時間,也不多,仿佛就一轉眼的功夫。
那些親密無間的時光,就這麼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珍惜吧。趁著他還依賴著你,趁著你還沒老,珍惜與他相處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因為時光一旦溜走,就再也不會再重來。
陪伴是長情的告白,讓我們用陪伴,陪孩子慢慢地長大、慢慢地成長。這樣,當我們老去再回首時,才不留遺憾。
看了這位爸爸和女兒的照片,你有沒有想法,也和孩子每年照一張意義不同的照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