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講求一種 「平衡」,簡單來說,就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不求我,我不負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看似很溫暖,但很多都只是表面上的溫暖,甚至已經趨于一種淡漠,所以越來多的人向往 「北歐式的社恐生活」,因為在那里大家可以不用和很多人打交道,不需要為了維持某種關系而拼命地付出。
特別是在孩子這方面,家長的付出與老師的關注往往成正比。
麗麗媽覺得很奇怪,因為麗麗的班主任對于某一些家長和孩子的偏愛實在是太過明顯了。
麗麗媽認為,既然 大家都交了一樣的學費,付出了一樣代價,老師就應該要同等地看待孩子,不應該表現出偏愛某一個孩子,甚至還偏愛一些家長的現象, 這對于另一部分家長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麗麗媽有一段時間需要經常加班,所以去接孩子的時候總是會晚點,這不但會耽誤到孩子吃飯,還會耽誤到孩子完成練習的時間,甚至會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
麗麗說:「我們班的心心和平平,他們的媽媽每次也都很晚才下班接他們,班主任就先把他們帶回家完成作業,媽媽你跟班主任說一說我能不能也先去老師家寫作業,然后你再去接我?」
麗麗媽覺得雖然很麻煩老師,但是孩子只是需要一個場地學習,況且其他孩子也在,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老師應該也會答應,便抱著詢問的方式問了問班主任。
結果,班主任很委婉地說: 「下課時間偶爾地輔導我是可以的,但是我還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要不給麗麗找個托管班吧。」
麗麗媽覺得奇怪 ,同樣都是老師的學生,怎麼別人的孩子可以去,我的孩子就不行?合著這是對別人客氣對我就隨意了?
于是,她去問心心的媽媽,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原來,心心媽也是因為忙于工作的緣故,總是沒辦法按時去接孩子。她無意中知道了 孩子班主任和親戚合開了一個輔導班,于是便和班主任私下聯系,把孩子送去了他的輔導班,平平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麗麗媽這才知道,原來 班主任帶回去完成作業并不是免費的啊!
麗麗媽的經歷其實很多家長也都有過相似的體驗:老師似乎總是偏愛某一些孩子,對一些家長也會格外地殷勤和客氣,有什麼消息都會第一時間通知。
其實,老師的這些偏愛和關心以及客氣,都是與家長的「付出」成正比的,這就是另一種「平衡」。
老師往往會偏愛哪些孩子?
1.家長「勤快」的孩子
一些對孩子很上心的家長,總是很積極地和老師詢問孩子在孩子的情況,不論是學習還是交友還是生活,家長都事無巨細。
面對這樣認真的家長,老師也會對孩子更加上心、更加關注,家長的認真態度往往決定了老師對孩子的關注程度。
還有一些很「勤快」的家長,不管是平日里還是逢年過節,總是喜歡給老師送一些好吃的東西或者是好玩的東西,老師往往對這類家長印象深刻,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相處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對待這類人的孩子,老師往往都會不自覺上心,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老師若是不上心,在家長這邊是沒辦法交代的。
2.成績優秀的孩子
成績優秀的孩子和成績一般的孩子相比,老師肯定會傾向于偏向成績優秀的孩子。
成績優秀的孩子能夠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老師在管教這方面不需要花太多的心力;而那些成績一般甚至成績差的孩子,總是有著不一樣的調皮,需要老師處理各種各樣的矛盾,替他們善后。
比如說,有一些孩子喜歡上課睡大覺、捉弄其他學生;有一些孩子喜歡逃課、外出上網;有一些孩子喜歡到處找人打架、早戀等等,這會讓很多老師感到頭疼。
作為老師,大部分都是只想管教學,不想管其他的事宜,成績一般的孩子除了加大老師的教學壓力之外,也會讓老師的教學活動更加復雜。
所以,老師更偏愛成績優秀的孩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3.家長有社會地位的孩子
一般來說,當家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孩子往往會更加受到老師的偏愛,這是非常現實的事情,因為大多數老師基本上都是抱著一種「惹不起」的心態,對這類家長比較「敬畏」。
這類家長的孩子不一定是品學兼優的孩子,如果孩子品學兼優,老師的偏愛程度往往更甚;如果是品學比較差的孩子,老師往往也會無視孩子在課堂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表現,畢竟還是有些「惹不起」的。
同時,老師面對這類家長也會更加地注意,對他們會比對其他普通的家長會更加客氣。
4.成績雖然不好但是很積極的孩子
有一些孩子雖然成績不怎麼好,也很調皮,但是就是能夠得到老師的偏愛,因為這類孩子總是能夠給老師帶來快樂。
這些孩子的成績雖然不好,但是他們在其他事情上往往表現得非常活躍,比如說積極參與班集體的活動,并且總是沖在最前頭;積極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管對不對,給老師面子;積極完成各種體育、打掃任務。
這類孩子的人緣往往也很好,雖然智商上可能不是那麼高,但是情商遠比一些孩子要高,也會說話討老師開心,老師會偏愛這類孩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普通的人際相處中,我們所講求的「平衡」確實能夠讓我們避免很多麻煩,但是在孩子和老師以及家長這個復雜的三角關系上,就得需要家長多付出了,這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