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孩子長大后上幼兒園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順其自然的事情。很多父母想要送孩子上幼兒園大多也都是希望孩子能夠盡快熟悉校園生活、在規律生活的同時能夠更好開發智力,學到東西。但其實,幼兒園并不是完全適合每個孩子的發展,在幼兒園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因素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對于這點,父母應該多加了解并且重視起來。
資深幼師選擇不讓自家孩子去幼兒園
伊人是一名資深的幼兒園老師,深厚的幼師工作經歷讓伊人非常了解幼兒園工作的運作情況,也懂得如何孩子們打交道。
在伊人住的小區內,街里街坊也經常走動。鄰居正好也是一個寶媽,正在因為孩子即將上幼兒園的事情發愁,得知伊人是幼師之后便想著上門跟伊人了解一下情況。
鄰居寶媽卻沒想到伊人雖然是幼師,但并沒有讓自己5歲的女兒去上幼兒園。
「為什麼不讓孩子上幼兒園?」伊人在面對鄰居的問題的時候,自己考慮了一番后這樣回答她。
「首先,我認為幼兒園的生活偏向程式化,不太適合我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次,我認為幼兒園的生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和社交能力;最后,我覺得孩子可能無法在幼兒園學習到實質性的內容。如果是這樣,那我完全可以節省這一筆費用,將它們用到孩子更需要的方面」。
聽了伊人的這番話,鄰居寶媽確實也在不斷思考這個問題,也在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上幼兒園的看法。
孩子上幼兒園,這些問題難免遇到
很多父母都會將適齡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去,覺得幼兒園可以很好培養孩子的能力和思維。確實,很多時候,相比父母來說,學校能夠給予孩子更專業、更細致的照顧和教育。
盡管這樣,也不能夠完全認為幼兒園能夠適合每個孩子的成長,其中也可能存在著許多難以避免的難題,這些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相對來說,多數的幼兒園的學費都不低,對于普通家庭來說負擔也可能不小。最關鍵的是, 一些幼兒園可能實行「走馬觀花」式的教育,孩子很難實質性獲得成長和收獲。
另一方面, 幼兒園的教育偏程式化,孩子的一整天、一周、一月甚至是整個學期都被學校完全計劃好, 這對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等方向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約束。
再者,孩子所身處的師生環境也存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老師可能在面對過多的學生的時候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急躁、消極的情緒,孩子在幼兒園里面交的朋友的情況亦是如此。
正視孩子的發展,做適合孩子的選擇
盡管幼兒園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良因素,但是,不得不承認,幼兒園對于適齡孩子的早期啟蒙等都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根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人在0歲到3歲的時期,大腦是成長發育最快的器官。而對于剛出生的孩子來說,電腦當中的體積,已經相當于成年人的百分五十。
教育學家對此也指出,在孩子成長的這前六年中, 能夠獲得一生中近60%的智力。可見,孩子的早期智力啟蒙是非常關鍵的。
幼兒園對于孩子的發展時利弊共存的,至于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父母應該多考慮家庭環境和孩子的具體情況,避免人云亦云,做出適合孩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