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國外一個專家做的調研,資料表明: 70%的孩子在外都有被欺負的經歷,這個比例還是挺高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受欺負,如果孩子被人欺負了,父母該怎麼做呢?父母的第一反應,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很大,所以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孩子受欺負,並不是一件小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關注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噓寒問暖,但卻將孩子在學校和同學吵架、遭受同學欺負這些事情認為是校園裡面會發生的正常事情,沒有多加注意。
而在現在的生活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這樣案例。因此, 孩子在校園裡面受欺負,其實並不是一件小事,家長們應該對此加以重視,而不是不將其當一回事。
「不打回去,你就別回來」
發小明明上小學有一次被隔壁班的同學打了,中午回去告訴他爸,他爸的回答是:「狠狠打回去!打完了回來告訴我,別的不用你管!不打回去你也別回來!」。明明第二天真的給孩子打了。
最後那個欺負他的同學住進醫院,他爸全額醫藥費全報,還請兒子吃了一頓大餐。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敢欺負他,也鮮少有人敢跟他做朋友。
「為啥人家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閨蜜鈴鐺小時候恬靜乖巧,總被調皮的同班男生欺負。回家告訴她爸後,她爸的一貫理論是:人家為啥只欺負你,為啥不欺負別人?肯定是你的問題。
還好有我給她撐腰,但即便如此,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她一直很懦弱,一直跟她父母親近不起來,結婚後很少回父母家。現在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她說她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再走她的老路。鈴鐺的教育理念是:我不允許你欺負別人,但是別人欺負你一定要打回去,保護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有人打你就告訴老師,你一定不能動手」
鄰居家的男孩因為常被學校的幾個「小惡霸」欺負,三番五次找父母哭訴。他爸爸的觀念是:「有人欺負你就告訴老師,你一定不能動手,不然到時候有理也變成沒理了」。
後來鄰居爸爸去學校找過幾次班主任,也找過教導處主任。雖然當面那個欺負兒子的孩子認了錯,但背後還是欺負孩子,甚至變本加厲,最後鄰居給孩子轉學了。
當孩子被人欺負後,父母應該這樣做:
首先,傾聽孩子的講述,不要批評孩子
孩子告訴父母被欺負了,父母應該耐心的聽完孩子的講述,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千萬不要上去就說孩子「你怎麼就這麼笨呀」「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呀」「你就不知道打回去呀」,說這樣的話,只會傷害孩子,對孩子的性格影響特別大。這個時候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告訴孩子處理的方式。
明確的告訴孩子,欺負人是不對的,但是被欺負了一定要反擊
不要只給孩子說「打回去」這三個字,孩子可能不怎麼明白。告訴孩子反擊的方式,根據孩子描述的場景,父母給出越具體的反擊方式越好。再有下次,孩子能清楚的記著自己該怎麼做。
自己不能解決的一定要尋求幫助。
如果身邊有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或者員警叔叔,都可以去請求幫忙。及時的求助也是孩子們應該掌握的生存技能。
如果孩子多次遭到欺負,父母要出面解決
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外受欺負了一定要告訴父母,千萬不能任人欺負下去。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性格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當孩子被人欺負後,父母的反應足以改變孩子以後的人生軌跡,要多一點耐心,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處理人際關係。你家孩子有被欺負過的經歷麼?孩子被人欺負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