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句話:「 自信的人看到的永遠是路,不自信的人看到的永遠是牆。」
自信是一個孩子成才與成功的前提條件,而不自信會壓抑孩子的潛能,最終走向失敗。
所以,很多的父母都會為孩子缺乏自信而苦惱。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兒童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一個缺乏自信、充滿自卑的孩子即使頭腦聰明、思維敏捷,但在學習和生活中稍遇困難就會退縮不前,找很多藉口去逃避。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
如果家長們不能及時覺察對孩子教育的缺失,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無異於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而以下這四種家庭養育的方式,是最容易導致孩子失去自信心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父母給孩子灌輸「窮」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要求和喜好都以「窮」的態度回絕孩子,比如:「家裡的條件不好,這個東西沒有什麼用處就不買了。」「沒有錢上補課班,上課的時候幹什麼了」等等。
父母的說話方式對於孩子來說,影響孩子的自信,在內心始終都是覺得自己家窮,感覺低人一等。家長的正確方式是雖然窮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得到想要的東西,給孩子更多的關心,讓孩子在精神上變得富有。
2.愛孩子有條件的家庭
自卑,跟一個人優秀不優秀沒有多大的關係,很多優秀的人,卻依然有著很深的自卑情結。
反而, 小時候有沒有被無條件愛過,才是影響一個人自信的關鍵。
有個學生在班上當班幹部,成績特別好,平時待人接物表現得可圈可點。在老師同學眼裡,他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但他的內心卻異常自卑,這一切都源于媽媽對他過於嚴格。
小時候,如果哪次成績考得不好,媽媽不打他,不罵他, 只是板著臉,不和他說話,他特別害怕這樣的媽媽。
在他看來,只有自己足夠優秀,媽媽才能喜歡自己。媽媽對他的認可,從來不是因為他的存在本身,而是因為他表現額外優秀,換句話說,如果不變優秀,他是不值得被愛的。
他覺得媽媽從來沒有真正地接納過自己,這也影響了他對自己的接納,不管多優秀,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成長的路上,他不敢放鬆警惕。
這種認知對他的自信心建立也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
「我媽關心的不是我,而是我考了多少分。」
孩子從小得到的愛,越是苛刻,越是有條件,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往往就越低。
每個孩子都有不完美的一面,父母要試著去接受,更多地去發現孩子好的地方、進步的表現。
如果總是和孩子的不完美較勁,孩子也會只看到自己缺點,感受不到你對他的愛和鼓勵,他的信心就一點一滴下降,慢慢低到塵埃裡。
3.缺少陪伴的家庭
許多家長由於忙著工作,忙著賺錢,給予孩子的陪伴很少很少,疏忽了孩子的心理成長,而缺少陪伴的孩子,由於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往往會缺乏安全感,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溝通能力弱,性格孤僻等等特徵。
要知道,一轉眼,孩子很快就會長大,童年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視窗期,而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將來也很難改變。
父母陪伴太少,孩子就會缺少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會慢慢變得自卑膽小,不敢說出真實想法,不敢尋求別人的幫助。生病了,他硬撐著,受委屈了,他也不主動說……
陪伴的缺失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而我們與孩子也會在這些時刻日漸疏遠。
孩子的性格需要父母的引導,別因為你的錯誤,讓孩子一輩子活在自卑的陰影中。有愛和陪伴的家庭,才會培養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4.愛嘲諷的家庭
前幾天看到一則視訊,有個7歲的小男孩在節目裡說出自己心裡話。
因為學習成績差經常被媽媽訓斥,媽媽總是會沖著他冷嘲熱諷:
「你不行!」
「你沒戲!」
「你就是個二百五!」
7歲的孩子早已經把媽媽這些傷人的話記在了心裡,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淚流滿面:
「我會努力的,媽媽不要再叫我二百五了!」
孩子的自卑,就是在父母幾句無心的差評中形成的。
父母長期反復地用負面語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潛意識裡就會深受影響,認同父母所說的:「原來我真的不行。」
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怎麼可能自信得起來?
5.控制欲過強
有的父母控制欲比較強,認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控制下,才能更全面地成長。因此,不管孩子的什麼事情,都會親自幫孩子做決定,告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但是家長過於強勢,過於控制孩子的一切,容易讓孩子沒有主見,認為自己做不好,漸漸變得自卑脆弱。
因此我們家長 ,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要及時地退出,讓孩子嘗試去做決定,去拿主意,我們只需要做好引導和監督的工作就可以。當然了,如果孩子犯錯,還需要我們和善且堅定地提醒和幫忙改正。
Wendy媽有話說:
每個孩子人生都會與自卑相遇。
父母用愛和鼓勵教育孩子,孩子往往能與與自卑抗衡。勇敢地表達愛,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孩子才能變得更加自信、樂觀,他們內心才有力量。
父母相信孩子,孩子才會越來越相信自己。
來自家人愛和鼓勵,永遠是孩子成長之路的良藥,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更富足,更自信,因為父母對他的珍視,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