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幾十年的命運,當爸的都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Wendy媽 2022/07/05 檢舉 我要評論

爸爸和媽媽撐起一個家,大多數家庭還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媽媽照顧家庭和孩子多一點,爸爸賺錢養家的責任重一點。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他們對于家庭的分工并不是那麼明確了,媽媽大多數也在工作,爸爸在工作之余的時間,也會陪伴孩子多一點,因為他們越來越懂得父愛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爸爸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麼重要,有許多小事就能體現得非常明顯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 家庭非常優越,家里的爸爸是開公司的。我們上大學的時候,她因為是本地人,家里的司機經常是在假期就等在學校門口接她。

后來,她就談戀愛了, 對象不是同學,竟然 是經常接送她上下學的司機,這個只有國中畢業的男人, 整整比她大19歲。因為這件事,她和家里鬧得不可開交,還休學了半年。

我們都是局外人,這個 司機帶給女孩子的不過是她缺失已久的父愛,爸爸忙著賺錢,給孩子創造富裕的生活,孩子的精神糧食卻是非常貧瘠的。

所以, 教育孩子就是要魚和熊掌兼得,爸爸要賺錢養家,也要騰出時間來多陪伴孩子成長。不陪孩子,真的會錯過孩子許多珍貴的時光,還會影響孩子未來幾十年。

☆ 爸爸陪伴少,讓女兒缺愛,缺少自信。

女孩更需要爸爸的關愛,許多爸爸意識不到這一點,覺得孩子有媽媽照顧就好了。在孩子的心里,爸爸是全家人安全的守護者,所以,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性格有可能會敏感、自卑。

另外,父愛和母愛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長期感受不到父愛,以后的感情、婚姻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我們身邊有許多寶爸說, 女兒人生的第一次驚喜,一定要是爸爸給的。因為爸爸就是女兒心目中男人的第一印象,如果爸爸不愛她,別人的一點點溫暖可能就把女兒感動了。沒有爸爸疼愛的女兒,遇到渣男的可能性更大。

☆ 沒有爸爸的陪伴,兒子可能會陽氣不足。

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男孩越來越沒有男孩樣兒了,膽小、軟弱、嬌氣的男孩越來越多。這和大多數家庭孩子少,父母溺愛有關,也和 孩子在成長經歷中接觸的男性太少有關

家里帶孩子的,大多數都是媽媽、奶奶等女性居多,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也很少可以碰到男老師,在一群女性當中成長,這樣的生活環境就造就了 孩子是更趨向于女性化

而且像媽媽、奶奶帶娃,就想孩子更聽話,所以經常不允許孩子做一些冒險、刺激的事情,所以男孩越來越「柔弱」了。

有爸爸帶娃就大不同了:爸爸大概是男孩身邊唯一可以去模仿和學習的男人,所以寶爸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孩子玩,哪怕一周一次高質量的陪伴也可以。

孩子需要從爸爸身上汲取力量,學會勇敢,變得堅強,這些男性身上特有的氣質,是媽媽很難培養的。

父愛如山,男人做了爸爸,肩上的擔子就又多了一重,做一個經常陪伴孩子的爸爸,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有的爸爸可能會說,我真的沒有時間陪,但你 天天要麼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要麼就蹲廁所,這就有時間了嗎?如果可以的話,從孩子就開始改變吧,因為你的行為可能影響孩子未來二三十年的命運。

★具體如何做呢?

①有時間一定要回家吃飯,這是很好的親子時光。

很多爸爸經常不回家吃飯,因為要出去應酬,其實, 陪伴外人真的沒有陪伴家人重要。爸爸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多回家吃飯,餐桌上的時光,是很好地培養感情的親子時光。

家人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和孩子聊天,孩子說一說在學校的見聞,爸爸聊一聊國家大事,爸爸可以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孩子也能增長不少見識,是最融洽的溝通交流方式。

②爸爸做孩子最好的觀眾,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們應該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呢?有人說一定要和孩子互動,我覺得不對。如果孩子在玩耍,爸爸可以做很好的觀眾,不去打擾他,孩子的「表演」,有時候也需要一個好的觀眾。

在爸爸的關注下,孩子更有創新的動力,爸爸只是充當觀眾,不會指手畫腳,也保護了孩子的想象力。一個好的觀眾,可以不說話,但是也在時刻關注著孩子。

③孩子多運動、做勞動,孩子獨立性強,更堅強勇敢。

爸爸和媽媽帶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媽媽更趨于保守的帶娃方式,而爸爸喜歡開放式帶娃。爸爸本身就是比較喜歡運動的,他們喜歡 帶著孩子玩一些體育項目,比如打球、跑步爬山等比較消耗體力的肢體運動。還有的爸爸喜歡 帶著孩子一起勞動,不怕弄臟衣服,也不怕孩子辛苦,孩子一身臟兮兮的,但是卻非常開心。

勞動和運動都是孩子最需要的,運動讓孩子的身體更健康,當運動量挑戰孩子的極限,也讓孩子更加堅強和勇敢。經常參加勞動的孩子,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強,對于家庭也更有責任感。運動和勞動都是很好的教育,孩子能夠更開朗、自信、陽光、樂觀。

爸爸對孩子的愛,比媽媽一點都不少,請把自己的時間多一點用在陪伴孩子成長上,會給你滿滿的收獲。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