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和物質條件的提升, 越來越多的家庭步入了二胎時代。有二胎的家庭,父母總希望兩個孩子能學會分享和友愛,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相互照料。
但事實是, 很多家里的大寶和二寶總會因為各種事而爭吵不斷。甚至會因為父母對兩個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得當,而 引發一些親情問題,給孩子造成了一些不愉快的成長問題。
01
「一碗水端平」,其實是二胎家庭最大的「謊言」
很多父母在生二胎前,都說不會偏心,肯定能保證一碗水端平。但當老二出生后,就會發現:根本做不到啊。
閨蜜在有了二寶時,一直在告訴自己和家人,一定要注重老大的感受。但有天二寶睡著后,大寶突然向媽媽問了一個很有哲理性的問題: 「媽媽,你是更愛我還是更愛妹妹?」
閨蜜毫不猶豫的回答: 「你們兩個我都很愛,因為你們都是媽媽的孩子。」大寶似乎對媽媽的這個回答感到很委屈,可憐巴巴地嘟囔著說「但我覺得你是更愛妹妹。每回妹妹搶我玩具,你們都只是隨便批評一下,然后叫我要讓著妹妹。當我不愿意把玩具分享給妹妹的時候,你們就兇我。」
這席話讓媽媽陷入了無比的 自責和 愧疚中。閨蜜一開始并沒有刻意去偏愛誰,只是 覺得二寶還小,更需要媽媽更多的保護。加上大寶的頭幾年聚集了全家人所有的愛,而二寶一出生只能和大寶平分愛,忍不住就 想著盡量彌補二寶。
而大寶的這些委屈,讓做媽媽的心疼不已,并開始重新思考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
有項研究表明: 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會不自覺對某個孩子特別偏愛。或許父母都是無意識的,但孩子卻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細微的細節和態度,這些有意無意的偏愛都會讓另一個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懼。
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其實就是二胎家庭中最大的謊言。
02
孩子之間的爭奪,從來都不是為了「公平」
盡管許多父母是發自內心愛每個孩子,也在竭盡全力地維持著兩個孩子間的公平,可 為何孩子之間的矛盾戰爭仍然不斷?
這其中的根源在于, 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求父母只在乎他一人。
《少年說》中,一名六年級的女孩被一個問題困擾了9年。她有個9歲的妹妹,自從妹妹出生后,爸爸媽媽就天天圍著妹妹轉,而自己也因此被「忽視」了。
台下媽媽在聽完女孩的委屈訴說后, 讓女兒要理解自己,說妹妹比較小,媽媽要關愛她更多一點。女孩掐著指尖帶著哭腔懇求道: 「我知道,我不奢求什麼,你們就分一點點時間給我好嗎?只要一點點。」
女孩小心翼翼的祈求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每個老大曾經都是父母的唯一,獨享著父母全部的愛,現在要跟老二分享著這100%的愛,這何嘗不是一種剝奪?
對老大來說,跟弟弟妹妹爭的不是公平,而是父母的陪伴。
03
二胎家庭中,最大的公平就是分別「偏愛」
很多時候,家中老大都會抵觸老二,但孫儷家的兩個孩子卻非常親近。這都源自于 孫儷,她始終 堅信著:生了老二,應該給老大更多的關注。
孫儷讓會讓哥哥等等參與到妹妹的照顧活動,讓哥哥 給妹妹命名, 做妹妹的老師, 教她技能和規矩,兄妹兩也因此成為彼此最親的親人。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在二胎家庭里,我們要把教育重點放在老大的身上。當兩個孩子起爭執的時候,家長若要偏袒也是偏袒老大。把有爭議的東西交給老大,讓老大決定該怎麼辦。
這樣 對老大的「偏愛」,會讓老大知道父母挺在乎我的,我也不能虧待著弟弟妹妹。 既增進了孩子的責任感,也增加了手足間的情感。
作為父母我們要看見每個孩子, 真正該有的「偏愛」,也不是偏袒一方,而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這是真正的公平。
所以我們不要告訴孩子對他們的愛都是一樣的,而是 每個孩子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不可替代的。
孩子會透過父母這種特別的關懷,看到最獨特的自己。即使沒有得到同樣的東西,但卻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