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今年14歲,上個月她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初潮」。可是,小麗并 不了解相關知識,整天 捂著肚子不敢說話。後來,小麗母親發現女兒的褲子有 一塊塊污漬,責怪她不注重衛生,也沒有及時說明情況。在小麗媽媽一聲接著一聲的責備下, 委屈的哭了出來......
其實,生活中,很多女孩兒第一次來例假都是 懵懂的狀態。有的女孩兒因為 恐懼,向家長 隱瞞。有的女孩兒認為自己患有 不治之癥,戰戰兢兢獨自一個人承受或者到醫院就診。有的女孩兒第一次來例假,因為 害羞而躲起來,導致 精神恍惚......
第一次來例假,孩子有 不知所措的表現,或者情緒激動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兒童時期,缺少性教育和生理衛生知識灌輸,有些女孩兒在看到「出血」的瞬間,甚至是崩潰的。作為家長不應該責怪孩子的「大驚小怪」,而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除此之外, 作為母親也要格外叮囑以下事項,讓孩子受益終身!
一、第一次來月經,媽媽告訴女兒這三件事,受益終身!
規律月經的出現是女性 成熟,能夠 孕育后代的重要標志。對于女孩兒來說,隨著 第一次例假的到來,就說明已經從 孩童時期到青春期。
青春期是告別童年,即將步入 成人階段的過渡時期,也是一個人 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于女孩兒來說,在這個階段會經歷 身體和生理發育的變化。做為家長,尤其是孩子的母親。更要在女孩第一次來例假時,做好以下 三個事項的講解,帶領孩子,走向成人的世界。
1.「這不是疾病,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從今天開始,你已經告別了童年!」
正在熱映的電視劇《我們的日子》,劇中的主人公雪花平日里是一位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又惹人喜歡的女孩兒。可是,她在 首次來例假時,因為[私.處]流血較多,她認為自己得了 重病。所以在家人面前 嚎啕大哭,鬧了很多烏龍。
其實,童年期的孩子心思單純。當身體發生明顯變化時,首先聯想的就是疾病,所以會有驚慌失措、過度害怕等表現。作為家長,要正確引導,也可以 提前做好生理衛生教育。比如,在女孩兒 10歲左右的年紀,講解與 月經相關的知識。以免月經初潮到來時,孩子因為流血而擔驚受怕。
同時,要告知孩子,月經是隨著卵巢 周期變化出現的子宮內膜脫落出血。它并不是只來一次,而 是每個月都會來月經。只不過,這個周期因人而異,一般在 25-30天,每次月經持續 3-7天。在來月經期間,有的女孩兒可能因為 宮頸曲度狹窄或者激素變化導致 盆腔充血等因素。出現有 腰酸、腹痛等不適感。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是疾病。
告訴孩子上述知識,等到下次來月經時,孩子不會從心理上和身體上有所準備。比如牢記自己的 月經期,提前準備 衛生用品等。也不會因為月經期間的不適而認為自己患病,憂思過重。
2.「月經期間,容易被炎癥找上門,要格外注意衛生!」
女性在月經期間,因為激素水平的變化,這段期間 抵抗力下降,容易受病菌的侵襲。加上月經期間,女性使用 衛生巾。流出的血液停留在衛生巾上,血液本就是細菌的培養基,結合潮濕、悶熱、不透氣的環境, 細菌的繁殖力增加。
沾有血跡的衛生巾長時間作用在外陰皮膚上,因摩擦會有 紅腫、灼痛等情況。如果細菌進入生殖道內,會破壞陰道菌群環境。容易患上 陰道炎、尿道炎等疾病。
所以,在經期要使用 棉質衛生巾,并且在 1個小時左右更換一次,保持[私.處]的 清潔和舒適。
不僅如此,在經期還要注意 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因為生冷的食物會 刺激子宮收縮以及血管收縮,導致 血凝塊形成,血塊無法順利排出, 增加痛經的癥狀。還有在經期,不能再如以往那般蹦跳,也不能做 劇烈運動,要 注意休息。因為劇烈運動會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進而血管擴張,不利于子宮內膜修復,會 增加經量。
3.「迎接第一次例假后,要學會保護自己!」
女孩兒迎來第一次例假后,逐漸的步入青春期, 迅速發育,具備生育能力。
這個時期,由于 激素水平、身體器官和生理的變化,有的孩子對于 異性會有好感,甚至是在懵懂和沖動下與喜歡的男孩兒過早的做出男女之事,導致女孩兒 意外懷孕。
所以,女孩兒要 學會保護自己。在增加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作為媽媽,也要耐心的教導孩子。告訴她們身體的哪些 部位絕對不能被異性觸摸,如何與異性正常 相處等。
寫在最后: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女孩兒和男孩兒的生理構造不同,很多生理知識需要母親給予講解。在女兒成長的道路上,媽媽要及時給予孩子正確教導。幫助孩子接受 身體、心理、生理的變化,為女兒的未來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