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掛在嘴邊的4句話,最打擊孩子學習積極性,你說過幾句

Wendy媽 2023/07/20 檢舉 我要評論

01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其他的不用管!

我們經常看到上下學的路上

爺爺奶奶或是爸爸媽媽背著孩子的書包

早晚接送 風塵僕僕

也經常聽到麻麻們說這樣的話

「飯我給你做,衣服我給你洗,你啥都不用管,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父母關注孩子的學習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就 片面了,就 阻礙了孩子真正學習能力的發展

孩子的生活本應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書本知識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只關注孩子功課的學習,不僅會加重孩子疲勞厭學的情緒,更會讓孩子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02「你不好好讀書,你這輩子就完了」

相信很多大人都看過這樣一則漫畫:

一位媽媽指著路邊打掃街道的清潔工大爺對孩子說:「你要是不好好學習,長大後就只能像他那樣掃大街。

乍一看,媽媽的邏輯很有道理,仔細一想,有職業歧視的嫌疑,再往深處一想,這句話對的孩子傷害也是巨大的。

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

「學習不好,人生似乎就沒有希望了。 」

很多父母經常會用這樣過高的目標、親情的綁架或者誇張的假設去刺激孩子,讓孩子認真看待學習,比如:

「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爸爸媽媽嗎? 」

「你不好好讀書,你這輩就完了。」

「你這個年紀不學習,以後你後悔也來不及!」

的確,適當的壓力會轉換成動力。

但是對於小小年紀的孩子來說,這種負擔未免過於沉重了,不僅讓孩子本來有的學習樂趣頃刻之間轉化為痛苦,而且也容易引發孩子焦慮,讓孩子越想學越學不進去。

日積月累,討厭學習的情緒就產生了。

03你怎麼這麼笨!總是學不會?

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還愛跟孩子以因果邏輯「貼標籤」,比如很多家長這樣當面指責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總是學不會?

你怎麼這麼懶!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你怎麼這麼馬虎!總是做錯題?

看似不經意的指責,卻給孩子貼上「笨、懶、馬虎」等負面標籤,孩子可能也會慢慢認同,開始為自身的這些特恥感到羞恥而自卑,後來慢慢地可能覺得反正家長也這樣看待自己,無所謂了,沒有改變的動力。而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這些問題時,往往會換一種說法:下次你注意把握好時間,一定能按時完成作業了、 好好上課,加上你做題時注意審題,下次就很難做錯了吧……

04你看看你們班的XX,這回又考了第一!

很多父母喜歡以別人家的孩子激勵孩子成長,因此,天天在孩子耳邊吹捧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當父母總是去比較成績時,假如你的孩子名次在全班第20名,而和孩子比較的對象是全班第一,無異于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學習壓力,其實,聰明的父母在承認人家學習優於自家孩子的時候,至少要發掘一下自己孩子優於別人家孩子的閃光點,這樣才能做到一起進步,讓孩子把榜樣當做目標甚至是朋友。

另外,父母應該減少在孩子耳邊說這種話,想要激勵孩子可以這樣說:「孩子,加油吧,我發現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你進步,你比以前能更快更優質的完成作業了,真的很棒!」聰明的父母總能從孩子日常生活一點一滴中肯定他的行為,適時告訴孩子他正在進步。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如果家長總說上述幾句話,結果只能偏離自己的意願,適得其反。家長偶爾可以將注視在成績單和作業本上的目光移到孩子身上,好好關心下孩子。比如,今天學校發生什麼新鮮事了?只有和孩子好好溝通,引導孩子愛上學習,找到學習樂趣,孩子自然成績會更好。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