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去幼兒園接孩子,切記「兩忌三不問」,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Wendy媽 2022/12/14 檢舉 我要評論

終于,全國上下一年一度有人歡喜有人愁的「大片」拉開了帷幕——初次入園。有人全家歡天喜地,連一向表示舍不得的外公外婆都綻放出了笑容,老媽更是有一種「農民翻身把歌唱」的喜悅,而有人卻愁眉緊鎖,看著眼前梨花帶陣雨的娃一籌莫展。

孩子第一次入園,多數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爹媽,今天咱們不講分離焦慮,主要講一講孩子初次入園的幾個雷區,各位家長切記「兩忌三不問」,就能輕易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送孩子入園,切忌哄騙利誘

曾在幼兒園門口親耳聽到一個奶奶對孫子說:「這就是幼兒園,可好玩了,里面有蹺蹺板、滑滑梯,去了可以隨便玩」。可想而知,她的寶貝孫子進了幼兒園就發現自己被騙了,根本不能隨意地玩。

為了順利入園家長編造各種謊話,當孩子發現不同后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反而會榨干他們的安全感,讓他對新環境有敵對感,對去幼兒園這件事本身產生抗議,同樣的,糖果、玩具等「獎勵」也不可取,除非你每次都買給孩子,不然甜頭遲早會失效。

送孩子入園,切忌拖泥帶水

父母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看在孩子眼里。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舍不得大人,而是因為大人放心不下孩子,情緒傳染到孩子那里之后加劇了分離焦慮。倘若父母越猶猶豫豫、要走不走、欲言又止,孩子只會哭得更聲嘶力竭,難舍難分。

我們需要做的是溫柔且堅定地跟孩子說再見,然后大步走開,該回家就回家。你走得越果斷,孩子的哭聲就越短暫。否則明天孩子為了留住你,可能會用更強烈的哭鬧進行要挾。

接孩子回家,不要問「有沒有好好吃飯?」

孩子第一次接觸幼兒園,因為家長和幼兒園還沒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所以擔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正常的,于是大部分家長都會詢問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

與其這種問法,還不如詢問孩子中午吃了什麼?孩子初次入園,緊張的情緒勢必會影響到食欲,「有沒有好好吃飯」之類的話只會勾起孩子不好的情緒,想起吃飯時的不安,對第二天入園有所防備。

接孩子回家,不要問「今天哭了嗎?」

送孩子入園時免不了哭鬧,所以接孩子回家后很多家長都忍不住會詢問孩子:「今天哭了嗎」或者「今天又哭了嗎?」因為孩子對于新環境和集體生活感到陌生,入園前孩子總會用哭鬧的方式以示抗拒。

但通常情況下,爸爸媽媽離開后寶貝們表現得都非常好,豐富的活動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當晚上媽媽再次提到「哭」的話題,孩子很可能會馬上表現出委屈甚至哭鬧,也是在暗示他「只要哭鬧媽媽就會心軟」,這樣孩子就更不愿意上幼兒園了。

接孩子回家,不要問「你喜歡上幼兒園嗎?」

孩子初次入園家長同樣有分離焦慮,這種焦慮往往不低于孩子,于是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有些家長就迫不及待地問孩子「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如果是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與其問孩子「喜不喜歡上幼兒園」,還不如問「今天在幼兒園老師都帶你做了什麼?」。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前幾天一定有很多負面情緒,比如想見媽媽卻見不著的沮喪感,想玩玩具卻被要求遵守紀律的約束感,見到陌生小朋友的拘謹感,這些情緒勢必會影響孩子對于幼兒園的適應情況,這種問法容易勾起他的這些負面情緒,甚至產生后怕,導致第二天入園困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