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沒收」壓歲錢?父母不同的做法,會影響孩子一生

Wendy媽 2023/01/26 檢舉 我要評論

過年,最開心的莫過于孩子,因為不僅有很多好吃好玩的,還能收到數額不小的壓歲錢。

只不過,因為壓歲錢,孩子和父母鬧別扭的也不在少數。好友就吐槽說,今年孩子收了五六千的紅包,按照慣例她要沒收。

可誰想,9歲的孩子硬氣了,公開跟她叫板:「這是我的壓歲錢,你憑什麼要沒收?之前沒收的你從來就沒給還過我,所以今年的我一定要自己保管!」

一開始,好友試圖跟孩子講道理,但孩子就是不聽:「我都已經想好了要用這筆壓歲錢什麼買玩具了。」

好友直接就火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結果,大過年的母子倆大吵了一架。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里都有過。

那麼,孩子的壓歲錢,到底應不應該沒收呢?

其實,父母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01、越少接觸錢的孩子,越沒有安全感

有兩個孩子,春節時收到了幾千塊錢的壓歲錢。

由于擔心會被父母沒收,于是決定提前花完。他們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差不多把這些壓歲錢都花完了。

孩子不知道錢難賺嗎?不一定。

但是,由于對到手的壓歲錢十分沒有安全感,覺得父母遲早是要沒收的,所以孩子才會「報復性消費」。

其實,替孩子保管好壓歲錢,不讓孩子亂花錢,是絕大多數父母的初衷。

但如果將孩子和金錢完全割裂開,不讓他們有管理金錢的機會,那孩子就無法樹立良好的金錢觀。

還記得《人民的名義中》那個被揭發的趙德漢嗎?

面對堆成了一面墻的不義之財,他后悔得痛哭流涕:「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正是因為小時候對金錢的極度渴望,他才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而即便最終擁有了這麼多的財富,也依舊無法彌補他小時候安全感的缺失。

可見,從小讓孩子正確地認識錢,樹立良好的金錢觀有多重要。

02、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壓歲錢?

那麼,父母該如何處理孩子的壓歲錢,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1.讓孩子理解壓歲錢的意義

長輩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相信很多孩子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個時候,父母不妨先讓孩子了解一下壓歲錢背后的意義。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作「祟」的怪獸,每到大年三十就會出來搗亂。它只要一碰孩子,孩子就會生病。

所以,每到大年三十,大人就會徹夜不關燈守夜。而且,會把一個包上銅錢的紅包放在孩子的枕頭旁邊,讓祟不敢靠近,這就叫「壓祟錢」。

現在雖然人們不再迷信了,但給孩子壓歲錢成了一種習俗被保留了下來,代表著長輩對孩子的愛和殷切期望。

既然是長輩們的心意,那這些錢就不應該被胡亂揮霍掉。

2.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很多孩子對錢的認識很匱乏,只知道手機和銀行卡可以用來付賬買東西。

至于手機和銀行卡里的錢又是從哪里來的,根本就沒有想過。

所以,當孩子一有錢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大手大腳,買玩具、玩游戲等。

所以,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家里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

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帶孩子去上一天班,讓他體驗爸爸媽媽工作的不容易。

西安有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天早上六點就起床,幫家里的包子鋪搟包子皮。

一個上午,小小的他能搟出500張包子皮。當別人問他為什麼要來包子鋪幫忙的時候,他的回答讓人淚奔。

他說,媽媽身體不好,爸爸一個人太辛苦了,我想讓他們輕松一點。

理解了父母工作的不容易,孩子才會更加珍惜錢,也更懂得感恩。

3.幫孩子好好規劃壓歲錢

愛德華·羅伯特·布爾沃說:「管理金錢,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

所以,與其沒收孩子的壓歲錢,不如教孩子好好規劃怎麼使用這筆錢,讓他更多地參與到理財的過程中來。

當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培養理財觀念的方法也不同。

對于 3-6歲的孩子來說,重點在于培養孩子有一定的金錢觀,讓他們了解錢的來之不易,不能大手大腳;

對于 7-11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對錢有了一定的概念,知道錢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個時候,不妨讓孩子將壓歲錢按照5:4:1的比例分為三份。

第一份50%可以存儲起來,等孩子長大一點可以用得上;

第二份40%作為中短期的夢想金,可以是任何孩子想要的比較大件的東西,或是旅游金;

第三份10%是零花錢,用于日常支配,孩子可以用這部分錢買玩具、零食、學習用品等。在購買的時候,可以教孩子貨比三家,培養孩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

總之,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和祝福。

如果能借此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那壓歲錢不就變得更有意義了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