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評判某款飛機性能的過程中,氣動設計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是由于其對實際飛行的速率和機動性等有直接影響。一般說來,氣動設計越是追求完美,那麼就會呈現出俱佳的外形特徵,並給人以良好的審美感,這就決定了戰機更高的顏值。
比如俄制蘇57戰機,雖隱身性能一般,不過卻因氣動佈局上的優勢而凸顯超強機動性,可謂當前各類五代機中的顏值擔當。而與之相比,蘇聯曾經研發的T4轟炸機可是醜陋無比,但卻擁有令外界感到恐怖的戰力。
據了解,T4轟炸機僅僅作為原型機存在,並未真正予以列裝,擁有55.6噸的空重質量,最大起飛承載力為114噸,而最快速率高達3馬赫,讓目前其他戰機只能望其項背。與XB-70轟炸機類似,該轟炸機在設計上運用了雙三角形下單翼等特徵。而其最引人關注的特徵就在于機頭部位:因為它能夠在實際飛行過程中彎曲,這樣既可以減少升力,同時還能夠立即降低飛行高度。
另外,蘇聯方面還在該轟炸機機頭部位加裝了配套完整的火箭推進系統,而當遭遇突發事件後,飛行員便能從機頭部位安全脫逃。如此設計確實非常的實用,不過卻因此破壞了顏值,被不少人譏諷為折斷脖頸的鶴。
雖然外形奇醜無比,但T4轟炸機卻讓西方國家極度恐懼。比如在升限方面,該轟炸機擁有超過2萬米的飛行高度,這在當時的環境下超過了大多數防空飛彈的最高射程。再比如該轟炸機可搭載核彈頭實現最遠7000公里以上的飛行,給西方國家造成強大現實壓力,所以人送外號「怪獸」。
但令人遺憾的是,T4轟炸機未能正式服役,對此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設計師被迫撤離所致,還有分析表示是受制于高昂造價的原因。當然T4轟炸機最為可貴之處在于其先進的設計思路和技術優勢,這對此後諸如圖22轟炸機等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