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學霸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的,小學才是分水嶺,拉開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個方面。
一、興趣。
求學是個漫長的過程,從小學到高中就有整整12年。學渣沒有學習興趣,靠家長逼著學,越學越痛苦;而學霸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自然越學越輕松。
聰明家長懂得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認真對待孩子的每個「為什麼」,把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
二、習慣。
孩子剛上小學時,還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完全不知「學習」為何物,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灌輸好的學習理念,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都跟著收益。
小學狠抓習慣,把孩子習慣培養好了,初高中可以少管甚至不管;
三、閱讀。
閱讀就像蓋房子挖地基,在低年級不要著急蓋房子,先打好地基。雖然看起來進度慢了很多,但是孩子最終的能取得的高度,取決于地基有多深。有大量閱讀的孩子,越到高年級越輕松。
喜歡閱讀、愛思考是學霸的標配。不局限書籍類型,積攢豐富的知識,有研究發現:愛讀書的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思維積極靈活,是不愛看書孩子的3倍。
1%的天賦+99%的勤奮=成功學霸并非天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暗暗發力!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一般,真正拉開差距的是學習方法與習慣。不愛學習的孩子,暗自上火,找不到學習方法才顯得吃力學霸的3個學習習慣在小學就要養成!
有專家說,孩子優秀都是從小就開始優秀的,半路逆襲的孩子很少。
小學階段,孩子要狠抓這3個習慣
寫字習慣現在小學階段就開始網上閱卷,老師也會強調孩子卷面要干凈。一般寫字難看的,卷面都不怎麼整潔,特別潦草的字,就算都對,機器識別不了,也沒辦法得高分。所以建議家長多注重孩子的書寫習慣~
閱讀習慣小學階段是閱讀黃金期,特別是一、二年級,一二年級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上高年級她們也會合理安排出30分鐘以上的閱讀時間。閱讀量大的孩子,知識面更廣,未來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而是從課外書上獲取的知識。所以小學老師也會特別強調,閱讀課外書。
時間管理小學生家長普遍反應孩子寫作業拖拉、馬虎、不認真,不是掉橡皮就是掉鉛筆,好不容易做好了又要上廁所。總是拖拖拉拉,本來20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2小時都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