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分床、5歲分房?孩子分房睡年齡期限」害人不淺?家長們應該正確認識這一點

Wendy媽 2022/09/11 檢舉 我要評論

01

最近有一位媽媽留言說:

女兒已經六歲了,是不是應該要跟父母分房睡,可是孩子很抗拒這件事。

曾經嘗試過幾次,可是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可是一走到自己的房間,她都會臨時變卦,然后要回到我身邊睡覺。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將她哄睡著了,但她半夜起來又哭喊著說:怕黑,一個人睡覺太可怕了。

孩子什麼年紀就應該與父母分開睡,如何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困擾了無數父母。

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與父母睡容易依賴性強,還會變得越來越缺乏安全感,但其實這些都是不科學的說法。

02

詹姆斯·麥肯納教授用幾十年的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嬰幼兒在生物學上就習慣性地靠近母親,母親的身體仍然是嬰兒真正適應的唯一環境。

他還觀察到,親子共眠有助于提升嬰幼兒的睡眠質量,對建立親子關系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益處。

與單獨睡覺的嬰幼兒相比,與父母呆在同一個房間的孩子生理更穩定,包括更穩定的溫度、更規律的心律和更少的長時間呼吸暫停。

除了身體發育方面的優勢,親子共眠還可以促進嬰幼兒長期的情緒健康,他們會更快樂、更少焦慮、更少行為問題、更容易接受親密關系。

所以,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與孩子共眠對孩子有什麼害處。

另外,孩子分房睡的年齡期限沒有固定的標準,5~6歲,7~8歲其實都可以,父母們還應該以自身情況調節這一點。

分房睡的年齡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只是分房睡的過程要根據孩子的表現,循序漸進。

所以,家長們應該放下周圍人的評價,根據自己孩子的狀況來決定。

只要保證不要過早和過晚讓孩子單獨睡,比如一歲以下的孩子還是應該和父母同房,但是最好不要睡同一張床,以防壓到寶寶。

孩子上小學以后,也應該嘗試著讓他自己單獨睡。

對于長期與父母睡在一起的孩子而言,獨立睡覺,就相當于讓孩子經歷一次「心理斷乳」。

雖然孩子和父母共眠并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孩子長大以后,和父母們一起睡還是會有諸多不便;

但是父母們又不能強行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看著他們委屈的小眼神,做父母的也很舍不得。

因此3歲之前分床是水到渠成,否則到4~6歲時再分就很難越大越難,如果強行分床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那麼分床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跟孩子講清楚,獨自睡是一個人長大了的標志,并不是父母從此不再愛孩子。

2.培養孩子晚上睡覺不亂踢被子。

3.醒來小便時知道叫人的習慣。

4.布置小床和睡房。

5.適當設置兒童天地。

6.循序漸進,先分床再分房,讓孩子慢慢適應。

有的家長在分床后,一見孩子哭鬧就難以堅持,又讓孩子回來同睡,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也不是一夜能順利完成,反復練習并鞏固成習慣,家長只要決心下定,就要持之以恒,好習慣才可能日趨鞏固。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