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全」正走下幸福神壇,這種二胎家庭將來最幸福,是你家嗎

Wendy媽 2022/05/11 檢舉 我要評論

這幾年二胎家庭多起來了,大家帶著孩子出去玩,大人們也在一起聊天。王姐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14歲了,她才生了二胎,又是一個兒子。她總是羨慕地說:「 還是你會生,一兒一女的多好!

另一位寶媽小楊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0歲,小女兒4歲,兩個小姑娘像花朵一樣,可愛極了。對于生了兩個女兒,小楊是很心滿意足的。

但是,她的婆婆總是對此頗有微詞:「以后你們算是 斷后了,兩個丫頭遲早是要出嫁的。」小楊聽了,心里也是有點不舒服。

在很多的人心里,一兒一女的家庭,兒子可以繼承家業,女兒可以貼心孝敬父母,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組合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兒女雙全」被稱為最幸福的家庭組合,正在逐漸走下神壇

王大媽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從年輕的時候,她就非常自豪,自己是兒女雙全又有福氣的人。女兒大,是姐姐,中學畢業就去打工了。兒子很聰明,上了大學,留在城里工作。

女兒從十幾歲就為家里賺錢,供上大學的弟弟讀書任勞任怨。就是出嫁以后,也經常貼補父母的家用。

王大媽翻身的時候到了,她家的老房子拆遷了,一下子要給三套新樓房,一家人高興極了。三套房子分下來,女兒去和父母商量,她說:「媽,我想要一套小三居就可以了,夠我們一家人住了,大房子留給弟弟娶媳婦」。

可是,父母一聽就愣住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把房子分給女兒。

王大媽對女兒說:「可不是我們偏心, 這房子是王家的祖產,不能讓你帶到婆家去的,這些房子都是你弟弟的, 一套都不能給你。」

女兒聽了,氣憤地質問父母:「那既然我不是王家的人,你們花我賺來的錢,為什麼那麼心安理得?」

女兒和王大媽徹底鬧掰了,她說,父母不給房子,以后再也不登這個家的門。王大媽直哭:「這不是養了一個小棉襖,簡直就是一匹白眼狼。」她是堅決不同意女兒分房子的。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平時很羨慕王大媽兒女雙全的那些街坊鄰居都覺得,如果他們家生的是兩個女兒,或者兩個兒子,大概就不會出現這些矛盾了。父母認為兒女雙全最幸福,現在鬧成這個樣子,估計也是沒有想到的。

一兒一女的家庭組合最幸福,是因為在父母的心里,對兒子和女兒有了定位。兒子是家里的繼承人,不管他怎麼樣, 家里的財產都是兒子繼承的。父母拼命賺錢都是為了給他買房子、娶媳婦。 女兒就是父母的 錦上添花,貼心、孝敬,出嫁的時候,卻 不會增加父母的負擔。所以,一個兒子繼承家業,一個女兒孝敬自己,這是父母最好的結果了。但是,這樣的情況隨著女性地位的崛起,法律意識的加強,已經逐漸被打破了。女兒不分家產,只負責孝敬父母,這是不公平的,她們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公平對待自己的孩子。

什麼樣的家庭幸福指數最高?兩個女兒的家庭,正在走上坡路

什麼樣的家庭組合是最幸福的?我是來自一個兩個女兒的家庭,雖然父母也偶爾會有遺憾,沒有生一個兒子,但是我從小到大都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我有一個妹妹,相差兩歲,從小感情特別好,就是我們都成家以后,兩個家庭也是非常和睦的。

和我一樣想法的年輕人,現在也有不少, 兩個兒子畢竟是負擔有點太重了一兒一女又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兩個女兒的家庭組合是相對比較完美的。兩個女兒一起成長,姐妹之間的感情比較深厚,將來互相也是一個幫手,父母養老也會負擔比較輕。年輕的父母傳宗接代的思想也已經比較淡泊了,有女萬事足的家庭越來越多。

生兒子還是生閨女,也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如愿以償的。不管是哪一種組合,父母決定生兩個孩子,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調節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平衡給兩個孩子的關注和愛護,家庭就是幸福的。

忽略孩子的性別,父母都要對孩子一視同仁。

既然決定生兩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就要做好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的準備。「生女孩會省錢」父母這樣的思想對孩子就是不公平的。

兩個孩子,都需要父母付出經濟代價和精神上的關愛是平等的。這樣,父母老了,兒女也都會無怨言地贍養父母。所以,父母相對公平的家庭,家庭幸福的指數就會更高一些。

兩個孩子的年齡不要相差太大,孩子之間的感情更好。

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不要相差太大,這是給想要生二胎父母的一點點忠告。相差10歲的人之間,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兩個孩子如果相差10歲以上,基本上一起成長、生活的時間交集是很少的,有代溝、相聚少,是他們感情親密的鴻溝。我覺得兩個孩子相差3~5歲是最合適的年齡差,有利于家庭和諧和孩子的成長。

幸福的家庭大概都是相似的,循著幸福的蹤跡,我們也能到達想要的生活。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