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基本禮儀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必修課」,而生活中處處都體現著禮儀,其中在餐桌前的禮儀也是大有講究的。但對于餐桌的禮儀和規矩, 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而事實上掌握「餐桌規矩」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餐桌規矩」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群體中。
應采兒的「餐桌規矩」引來朱丹吐槽
應采兒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著自己的一套「育兒經」,在她的教育下,兒子Jasper可以說是非常的懂事和富有責任感, 所以她的「育兒觀」也獲得了大眾的好評。而在親子綜藝節目《童言有計》當中,應采兒也說出了她自己對于「餐桌禮儀」的教育觀念。
和其他的嘉賓談論到「餐桌禮儀」的相關問題時,應采兒表示, 很多父母都會把菜轉到孩子的面前,讓孩子先吃,但應采兒是堅決反對這種情況的。除此以外, 應采兒還給Jasper定了很多的「餐桌規矩」,像是有什麼就吃什麼、盤子最后一塊肉即便再喜歡也不能夠夾走以及不能夠浪費食物等。
而應采兒給孩子定的「餐桌規矩」卻引來了朱丹的吐槽,朱丹認為應采兒給孩子立的規矩太多了。而應采兒則反駁到 :「這是基本禮儀」,雖然很嚴格,但孩子卻必須要遵守。
孩子掌握「餐桌規矩」十分重要
1、體現家庭教育
著名的禮儀大師威廉·漢森曾經說過, 一個善于觀察的人可以通過一頓飯,看出對方父母生活的背景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背景。也就是說,掌握「餐桌規矩」不僅僅體現孩子的素養, 更代表了整個家庭的教養和文化。
2、情商的體現
在餐桌前其實也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的場合,如果孩子沒有掌握「餐桌規矩」,只是顧著自己吃得好、吃得開心, 這會讓他人覺得不被尊重,這其實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相反的,掌握了「餐桌禮儀」的孩子在用餐時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這也會讓人感到舒適,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情商」比較高, 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喜愛和歡迎。
「餐桌規矩」必須要從孩子抓起
1、及時糾錯
很多孩子在餐桌前會顯得「肆無忌憚」, 像是「吃獨食」、亂翻菜肴等,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能夠放任不管,縱容孩子的行為。 而是要及時的制止孩子的行為,并提出他的錯誤所在,這樣孩子才能夠在當下意識到錯誤, 并及時的糾正。
2、以身作則
孩子對于「規矩」的認識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每次都將孩子愛吃的菜擺在他的面前,或者是自己「吃獨食」,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種行為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在餐桌前, 父母也要做好榜樣作用,自覺遵守「飯桌規矩」,這樣孩子才能夠學會基本的「餐桌禮儀」。
孩子每一天都需要在餐桌前進食,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給孩子制定「餐桌規矩」,讓孩子掌握這項基本的生活禮儀。當孩子掌握了這項禮儀, 那麼他們在餐桌前才能夠表現得體,而這樣也更容易贏得他人的關注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