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善意提醒:不建議幼兒園孩子早上4類興趣班,費錢還坑娃

Wendy媽 2023/04/13 檢舉 我要評論

二寶5歲半,都上中班了,還沒有上任何興趣班,在同學們中間算是比較「奇葩」的存在。周圍的孩子從3歲起就開始陸續上興趣班,我們一直不為所動。

有很多同學放學后就去上興趣班,不外乎 英語、邏輯思維、機器人、畫畫、寫字、輪滑等等,跟他們聊起來,她們紛紛表示,讓孩子上興趣班,有兩方面考慮: 一是看孩子的需要,二是能為一年級做準備。

幼兒園下午4點多放學,家長正常5點以后才下班,到家6點左右,沒有時間陪孩子,又沒有幼兒園的小飯桌,干脆就送興趣班去了。

「人家都學,我們孩子不學,不就落后了嗎?」

這是很多家長心里盤算的事,技多不壓身,就怕孩子被比下去。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適合不適合,只要別人學就該學,先送去再說。 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而不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

在路上遇到有機構宣傳機器人,二寶也想試試,我們就去上了兩次體驗課。

第一次,正好遇到一個同班同學,學的是稻草人,二寶表示很感興趣。第二次,同學沒去,興趣班的老師安排失誤,簡單敷衍了一個風車,二寶感覺太簡單,就沒有了熱情。表示再也不學機器人了,我本來也沒打算讓他學,正合我意。

我為什麼這麼淡定呢?

因為大寶已經是高中生,帶過大寶有經驗,也見證過很多家長踩過的坑,知道幼兒園孩子早上興趣班,實際上很多都是智商稅。

每個興趣班費用都不菲,一年5000塊算是比較少的,但是真正學到的東西卻和付出并不匹配。

放學后、周末、節假日,本該是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進行親子互動的最好時光,卻奔波在上興趣班的路上,困在需要日光燈照明的教室里,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極為不利。

話說回來,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很多家長上班很忙,無法抽出時間陪孩子,有時間的家長又感覺不能給孩子太多指導,就想著借助興趣班助自己一臂之力,這也無可厚非。

但是,作為 過來人善意提醒:不建議幼兒園孩子早上4類興趣班,費錢還坑娃。

第一類,蹦蹦跳跳英語班,避免幾萬換「學酥」

現在很多家長對英語啟蒙特別重視,知道早學早省心,但因為過去英語底子普遍比較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孩子報班。

幼兒英語班常見的就是蹦蹦跳跳學英語,老師穿著卡通服裝,在台上又蹦又跳,給孩子展示英語單詞,以此引起孩子的興趣,達到潛移默化提升孩子語感、讓孩子張口說的目的。孩子在台下跟著熱熱鬧鬧,看上去好像學得很開心,效果應該不錯。

真正到了小學才發現,花了幾萬塊卻換來了一個「學酥」。

孩子學了好幾年英語,卻只學會了寥寥數句日常用語,單詞拼寫不行、標準化考試不能通過、課內英語也就80多。

這是為啥呢?因為把孩子送去學英語,家長大撒把,完全指望一周一到兩次、每次一個小時的英語,這顯然是不夠的。

語言學習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細水長流,我們平時不用不說,學得快忘得也快。想要真正學好英語,更需要的是每天聽、每天看。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資源隨手拈來,給孩子聽兒歌、看動畫片、看繪本,接觸的內容之多、范圍之廣,比去上興趣班可強多了。

第二類,寫字班,避免不能學以致用,還失去書寫興趣

寫一手好字,現在越來越被重視,因為字體是人的臉面,中大學聯考電子閱卷,寫字工整漂亮也有優勢。如果孩子從小養成寫好字的習慣,到國中、高中就省心了。

一般從中班開始,老師就會帶孩子寫字,但是一個老師管理30多個孩子,多有照顧不周之處,有的孩子總寫不好字,害怕寫字,就期望家長教孩子。

但是很多家長為了解放自己,省的和孩子鬧矛盾,就把孩子送進了寫字班。可是,高興得太早了。

有孩子家長說,寫字課一周一節課,每天都有作業,每次寫作業都鬧得雞飛狗跳。練字的時候寫得都不錯,平時寫字又打回原形,依然寫得歪七扭八。

其實,孩子剛開始寫字寫不好是常態。

蒙台梭利認為,2-4周歲的孩子,90%處于涂鴉狀態。5周歲的孩子,95%能準確地臨摹畫畫,但卻有75%的孩子不能以正確的筆順、姿勢穩定地書寫簡單的漢字。6周歲以上的孩子基本上能以正確的姿勢、筆順準確地書寫簡單的漢字。

只要培養好書寫習慣,讓孩子每天堅持少量練習,等孩子的肌肉力量更強壯一些、熟練度更好一些,就能寫好字。

我們又不指望孩子成為書法家,只希望孩子寫得工整認真一些,與其報班,不如花時間糾正孩子的坐姿、握筆姿勢、書寫態度、審美能力。

第三類,繪畫班,避免破壞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

《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說, 「孩子的畫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

很多繪畫班,教孩子畫畫的方式是臨摹,就是老師畫一幅,讓孩子照著畫,這是教不是培養,反而扼殺了孩子自由想象的能力。

孩子天生喜歡涂鴉,隨意涂抹,看似四不像,不好看,但卻代表了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在自由發揮的時候,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快樂里,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情緒。線條雖然稚嫩,但卻是成人無法表達和模仿的。

畢加索說,我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孩子在2-5歲處于繪畫階段的象征期, 是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關鍵期,應該鼓勵孩子大膽創作、自如發揮,少要求孩子、干擾孩子。

孩子到6歲以后,處于繪畫圖式期的后期時,抽象思維接近成人,可以由專業老師引導畫畫。當然,具體也要看孩子的具體發展情況。如果學畫畫的時間不恰當,孩子可能就會失去畫畫的興趣。

大寶小時候很喜歡畫畫,想到什麼畫什麼,感覺他畫的不夠漂亮,在他7歲時送他去學畫畫,雖然畫得好看了,卻再也不想自由創作了,非常可惜。

第四類,舞蹈類,避免不當操作傷身。

普遍認為學舞蹈的孩子氣質好、形象佳,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身子柔軟,學舞蹈正合適,就送孩子去學。舞蹈班里四五歲的孩子不在少數。

但不幸的是,總有一些壞消息傳來。 專家稱:有1000多名孩子因為下腰這個動作導致癱瘓。

武漢協和醫院郭曉東教授和他的團隊,對此問題的10年回顧性研究發現,舞蹈下腰動作時導致兒童脊髓損傷的第一位原因。

6歲的湖南女孩小安琪,跳舞時造成脊髓損傷,堅持康復訓練3年,好不容易能獨立行走,也能騎腳踏車了。3年來,每天訓練6個多小時,異常辛苦和痛苦。這對身心都是巨大考驗,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極其不容易。

所以,想讓孩子學舞蹈的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過早讓孩子學舞蹈,選擇舞蹈項目時,也要注意避免有損孩子身體健康的舞蹈動作。

寫在最后:家長舍得在教育上投入是一種進步,但是如果選錯了興趣班,讓孩子過早接受一些不適合的學習,卻可能是一種退步。

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一定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讓孩子真正感興趣,真正學以致用,對身心健康都有利才更好。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