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女兒」這個概念剛提出的時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很多人誤以為「富養女兒」是物質上的,要在經濟上給足孩子安全感,日后才能獨立起來,不輕易被人哄騙,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目光短淺。
可實際上,真正的富養女兒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 「富養女孩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養她強大的內心。」
這句話非常值得父母學習,只有精神富足起來,女孩才能真正的自信獨立,哪怕外界風吹雨打、生活中有坎坷不平,他們都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
第一種「營養」:不服輸的精神
電影《你好,李煥英》中有一句台詞:「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就會有光彩。」
2022年射擊(步手槍)世錦賽上奪得4金的00后「射擊小將」龐鈺千,她還在讀高三,就在世錦賽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而這位小將成功的秘籍,可以總結為:不服輸、能吃苦、專注力強。
母親在接受采訪時也有提到: 「女兒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會全身心投入,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而女性的生存環境本身就要比男性更為苛刻,女孩要想最終能闖出一番天地,自然是要有頑強奮斗、永不服輸的精神,這股力量將會讓孩子日后走得更遠。
而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把孩子保護得很好,把女孩養成溫順的綿羊、溫室里的花朵,生怕孩子受到一點打擊。
從短期上來說,這種家庭環境確實會讓孩子很幸福,但從長期來考慮,父母的嬌養不利于孩子個人的長遠發展。使得她們內心脆弱,未來走出社會以后,稍微遇上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會被困在原地。
第二種「營養」:強大的內心
卡耐基在《做內心強大的女人》一書中提到過: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才能真正無所畏懼。也只有內心的強大,我們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不論外界有多少誘惑多少挫折,都心無旁騖,依然固守著內心那份堅定。尤其是女人更需要內心強大。」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特別是這幾年,社會大環境不算很好,大家都在負重前行。
畢淑敏也說過:「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
所以父母從小就要教會孩子內心強大,無論外界的環境多麼糟糕,都要堅定自己的目標,勇敢走出舒適區,不停地迎接挑戰,這樣總會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一天。
第三種「營養」:穩定的情緒
《荀子》中提過:「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說的就是控制情緒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有仔細觀察過那些成功人士,都能發現,她們都有一個穩定的內核——能穩定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無論是何境遇,她們都能迅速冷靜下來,先解決問題,快速行動起來,而不是像一枚定時炸彈,不分時間和場合就爆炸。
《養育女孩》中有一句話:「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教育,與她如今擁有的力量和質量之間的關聯。」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希望女孩將來能夠不服輸不認輸、內心強大又能情緒穩定,那麼就要從自身做起。
養育好女孩,父母應該做好這些事
1、接納孩子的情緒、多肯定和贊美孩子
研究發現,在充滿愛和溫暖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強大,安全感十足,在面對挫折時能勇往直前,而溫暖的家庭氛圍是從父母的接納和肯定中形成起來的。
所以希望各位父母平時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發現她們有挫折感時,及時疏導其不良情緒,讓孩子有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覺。
另外有一點需要格外注意:要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不給孩子過高的期待,多肯定和贊美她們,父母的愛會慢慢讓孩子變得自信強大,接受自我。
2、允許孩子多嘗試、多探索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于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作為父母,平日里要多允許孩子嘗試,多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樣才能讓她們變得更加了解自我,并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哪怕失敗也沒有關系,相信這些能變成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