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跟孩子做這2件事,孩子記憶力更好,情商更高。美國大學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歲之前,影響孩子腦部發育的是父母的語言。
美國堪薩斯大學心理學家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曾對42組不同家庭階層的家庭進行了持續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家長與孩子對話越多,孩子的詞匯量增長越快,3歲之后測出的智商也越高。時隔6年后再次回訪,他們發現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什麼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影響這麼大?
腦科學家指出:寶寶從初始開始,大腦每秒就會產生700-1000條類神經鏈接,來構造錯綜復雜的大腦回路,父母給予的正面語言,可以讓孩子通過聽覺接受大量的信息,讓孩子大腦產生更多的神經連接。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能力、自律性、同理心等都得到良好的發展,而這些能力在孩子正式進入學校后,會跟別的孩子之間拉開不小的差距。所以,想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可以在睡前多跟孩子做這兩件事:
1. 多用正面語言跟孩子聊天
麻省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孩子跟父母談話的頻率越高,他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越強,孩子大腦對一眼的處理速度越快,產生的神經元回路也越復雜。父母跟孩子聊天時,可以多用開放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比如跟孩子聊一聊當天發生了什麼事,孩子是什麼感受,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當天的經歷,讓孩子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語言。這些持續反復的語言互動被研究這稱為「社交舞蹈」,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情商。
2.睡前親子閱讀
大量的研究發現,父母越早跟孩子親子閱讀,孩子相較于同齡人的詞匯量越大,數學能力也會越出色,特別是睡前階段的閱讀,孩子大腦獲取的知識即使在孩子入睡后,也會在負責記憶的海馬體不斷回放,促進孩子記憶力的提升。
如果希望閱讀的效果更好,家長可以把握3T原則:
家長讀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孩子,看看哪些情節最吸引孩子,這樣孩子就可以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學到知識。
分享閱讀,在閱讀時跟孩子探討,故事情節怎麼發展,特別是對一些并不怎麼口語化的詞匯,家長可以反復重復,加深孩子的印象。
跟孩子輪流談話。孩子再大一點時,可以跟孩子談一談閱讀這個故事的感受,孩子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不僅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更是結合自己的思維、想象力,做出獨特的表達,這些互動,也在不斷提升孩子的文字意識,為孩子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