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條標題為「女兒奴爸爸,實力寵女」的視訊吸引了。
媽媽說:「從幼兒園到國中,每天都是爸爸接送女兒放學,父女倆的感情好得連自己都羨慕,感覺自己就像個外人。」
雖然聽著有點酸溜溜的味道,但我感覺鏡頭那一邊的媽媽尤其幸福自豪。
因為能讓媽媽這麼凡爾賽的父親,必定是妻子眼里的好丈夫,女兒心中的好爸爸。
網上有這麼一個問題:有個好爸爸是什麼體驗?
作為女兒生命中第一個接觸的異性,父親對女兒的影響,至關重要。就像作家梅格·米克在書里所寫:「比起其他任何人而言,父親才是能奠定女兒人生軌跡的那個人。
好的父親,就像黑夜里的一束光,不僅能照亮女兒前行的路,還能給她帶來一生愛與幸福。
美國兒童專家梅格·米克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證明,兩個同齡女孩,有父親陪伴的那位心理發育測試分數更高,相比另外一位沒有父親陪伴的女孩,她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長大后出現焦慮和退縮行為的頻率也更少。
被父親寵愛著的女兒,長大后更自信、有著更高的自卑,而父母關系好的女孩,在青少年時期懷孕率較低。
心理學研究發現:長大后更自信的女孩,因為小時候爸爸做對了3點:
負責任的父親,讓女兒感受到愛
網上看到一位女子已生四個女兒,後來又意外懷孕,由于重男輕女,丈夫害怕懷的又是女兒,所以提出失婚,并且要求失婚后孩子全部跟媽媽,自己每個月只給一千元撫養費,每個孩子平均才兩百塊。
先不說事件的真假,但因為這種思想而拋妻棄女,不負責任的行為就足以讓人唾棄。
一位負責任的父親,絕不會讓一個家隨意支離破碎。
因為家有女兒,所以更能感同身受。
在養育女兒的同時,深知一位父親對女兒有多麼大的影響。
如同在《父親塑造女兒的未來》一書中寫的:「父親,樹立了一個男人呵護女人的標準。」
深以為然。
我媽媽也是一位出生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姥姥姥爺一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其中有四個都是女孩。
小時候,聽媽媽說姥姥也曾想把小姨送去她姨媽家撫養,是姥爺死活不肯,才沒送走。
他說只要是他的女兒,多困難都要把她養大,一家人只要團聚在一起什麼都不怕。
然而村里有很多家庭,因為生的女兒太多,被送走的確實不少。
從那時起,盡管生活很艱難,在我心中永遠覺得姥爺是位很負責,有當擔的男人,特別幸運能成為他的外孫。
而他的勇敢和擔當也影響著我的母親,一度也是他用寬厚的肩膀,幫助我們撐起了小家,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都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就如馬伊琍在《朗讀者》節目中所說的:
人們常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
那麼負責任的父親就是一件厚實的雨衣,為女兒披襟斬棘,遮擋一路風雨,給予足夠的愛與呵護。
有智慧的父親,是女兒的人生導航
對女孩來說, 父親更是一個樹立威望,高大堅強的形象。
母親往往更加感性,而父母的理性,會影響女孩更深,讓她學會避免感情用事,養成更成熟的三觀。
電影《完美陌生人》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17歲的女孩索菲亞要出去跟男朋友約會,內心卻感到十分不安,于是告訴了父親,希望能得到父親的幫助。
父親對她說:
如果你不確定,你就不要去,不要害怕他不高興,因為這是你要銘記一生的重要時刻!
正是父親的話讓索菲亞充滿了底氣,也明白了要自尊自愛,做好抉擇。
顯然,有智慧的父親,既有長輩的遠見,也有朋友的態度,不會強制女兒的生活,但會換位思考,在最關鍵時刻,給予最明智的建議。
楊絳在讀大學時,選專業拿不定主意時,問父親:「我該學什麼才好呢?」
父親回答說: 「沒有什麼該不該的,關于該不該,這得問你自己最喜歡什麼,那就學什麼。
關于喜歡,其實就是性之所近,那就是最合合的。」
也正是父親的睿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才冉冉升起了楊絳這樣的一位文壇新星,最終成為驚艷一代的楊先生。
人們常說女兒要富養,我說富養不如用智慧供養。
當在女兒三觀尚未成熟前,面對人生選擇猶豫不決時,給予正確的指引,讓她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矜自愛的品格。這便是對她走向人生的導航。
有格局的父親,決定女兒未來的高度
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在印度那個男尊女卑的地方,有位叫馬哈維亞的父親,曾是一位有著遠大抱負的摔跤手,他很后悔自己沒能為國家拿到一枚金牌。
于是把期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希望有一天他的兒子可以幫他實現夢想。
但命運和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妻子接連為他生了四個女兒。
他開始絕望,因為女人是不可能成為摔跤手的,以為夢想永遠都不會實現了。
但後來發現,有兩個女兒有摔跤的天賦,所以不管是女孩,他開始培養她,最終大女兒成為了全國的冠軍,接著不負眾望又成為了世界冠軍。
因為他的格局,突破傳統對女性價值的狹隘思維,讓她們擺脫了大部分印度女人只能依賴丈夫存活,在鍋碗瓢盆中蹉跎歲月的命運,影響了她們一生的幸福。
在民國時期,也有一位如此有格局的父親,他叫林長民。
那個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很多家庭的女孩,不是去讀書,而是學習繡花紡織,以便日后嫁個好人家。
但林長民打破束縛,讓女兒林微因,從小接受最先進的教育,并帶她游歷歐洲,跳出局限,擴大視野。
便有了個一生不拘于男女情愛,眼有長空的女兒。
正因為林父的格局,成就了中國第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家。
同樣出身的陸小曼,卻被父親十分溺愛,認為讀書好不如嫁得好,花盡心思讓她成為風光無限的社交名媛。
接著用世俗的眼光,讓她嫁給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相夫教子,四平八穩,并借此光耀門楣。
後來因嬌慣縱容、任性自我的名媛生活,導致陸小曼三次婚姻失敗,親手把一手好牌打爛。
不一樣的格局,決定了不一樣的未來。
有這麼一句話:從20樓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美景。從2樓往下看,看到的都是垃圾。
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成功美滿,就在于他的人生是否有高度,而孩子的人生高度,多半來自父親的格局。
作為女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男人,父親對女兒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
好的父親,應該是:
雨天里的一把傘,總有人撐著,能感受到愛;
大海里的一艘船,總有人掌舵,會握緊導航;
黑夜里的一盞燈,總有人帶路,去引領未來。
愿天下所有的父親,都能做一個這樣的好爸爸,尤其家有女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