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卻是父母。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能使出渾身解數,幫助孩子成長。
但是,有時候,你越是用力管教孩子,孩子越是叛逆。
有時候, 你稍微偷懶一些,把事情交給孩子去做,反而收獲了一個面目一新的孩子。
究其原因,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
1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教育家蒙台梭利,她曾經說:
「對于孩子的愛,父母最大的誤解就是變成孩子的仆人,幫孩子做。
如果我們愛孩子,應該幫助孩子讓他們自己做。」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
媽媽在下面這3點事情上越偷懶,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01少包辦,多放手,
孩子獨立又自理
我們都說自己愛孩子,但是我們愛的方式和方法是對的嗎?
有時候,很多父母會借著「愛孩子」的名義,逾越了為人父母的界限。
「 你只管學習,其余的事情全部交給爸爸媽媽!」這是很多父母都曾經對孩子說過,最為豪言壯語的一句話。
看似讓人感動,實際上很不理智。
父母在生活上大包小攬,不僅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還會讓孩子失去動手的能力。
長此以往,就會變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小書呆子,將來踏入社會,也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教育孩子,千萬不能踏入「保姆式」育兒的誤區。
事無巨細的為孩子操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
父母不僅累,孩子也會很累,而且還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家長的包辦、越俎代庖,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獨立能力差,懶惰散漫、缺乏責任感。
蒙台梭利博士曾經說,「永遠不要幫助孩子,完成他認為能夠成功的任務。」
孩子3歲之后,度過了安全感培養的重要時期,父母應該學會放手,開始訓練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生活上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做。
自己整理書包、定期收拾房間、洗自己的小衣服小襪子,孩子逐漸能夠學會自我管理,這是他長大必經的階段。
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多給孩子勞動、做家務的機會,比如倒垃圾、擺放餐具等等。
生活上,懶一點,孩子會勤快一些。
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還可以獨立自理,不管在人生的什麼時候,他都能好好地照顧自己。
02少命令,多放權,
孩子主動又自律
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應適當「懶」一點;
評估問題的難度,沒有超過孩子能力范圍的,引導孩子自己動腦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寫作業這件事,很多家長都不愿意陪同孩子寫作業。
這簡直太痛苦了,不僅令自己血壓飆升,也嚴重影響親子關系。
在輔導孩子學習上,很多家長過于「積極」,眼睛時刻盯著孩子。
有一丁點差錯就趕緊打斷孩子的思考,指手畫腳,講一大堆道理。
其實,這樣很不利于孩子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
有一次帶著果果去參加一個美術試聽課,課堂上坐了一個四五歲的小朋友,美術老師安排小朋友涂顏色。
但是對那個小朋友來說,涂色并不容易,老是將顏色涂到線條外面。
「你看你,怎麼畫到外面去了!」
「寶寶,這里用紅色好看!」
盡管孩子畫得很開心,但是一旁的媽媽卻很不耐煩,太注重完美的畫面,恨不得親自上陣,幫孩子畫畫。
這位媽媽并沒有意識到,她干預了太多,一味的不讓孩子犯錯,也讓孩子失去了很多成長的機會。
當孩子在自主探索學習的時候,父母應該減少干預。
不要在孩子身邊指指點點,否則孩子永遠也無法掌握學習的能力。
家長不妨懶一點,孩子寫作業時不過多打擾,讓他自己完整地完成,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從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才會更自覺。
倘若孩子沒有發現錯誤,家長再幫助孩子檢查一下。
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靜靜地翻看一本書。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一面鏡子,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過「身教」這兩個字。
03少嘮叨,多鼓勵,
孩子自信又樂觀
孩子3歲之后,都有很強的探索欲望。
他們不知疲倦地從周圍世界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去感知和認識外面的世界。
有些家長生怕孩子碰著、傷著,時刻緊跟在孩子后面。
嘴里不停地提醒著「別跑太快」、「那里臟,不許碰」……
這樣緊密的看護孩子,是一種過度保護,會阻礙孩子認知和探索能力的發展。
作為家長,要少把「不行」、「危險」等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詞語掛在嘴邊。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嘗試、受挫、再嘗試的過程。
真正為孩子好,在孩子探索這件事上,父母就要懶一點,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
生活中,有的父母跟孩子交流,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樣嘮叨沒完沒了。
要知道,重復的話孩子聽多了,反而不當回事。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著作中提到,我們對于孩子們的緩慢進步,要保持巨大的耐心,對于孩子們的成功,也要表達出我們的熱情和興奮。
孩子主動選擇的事情不會去逃避,她會努力去探索;
滿懷信心和喜悅地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去戰勝困難,也會熱情地與人分享他們的成功和喜悅。
家長懶一點,別插手,給孩子自己實踐、解決問題的機會。
他會由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經驗,對身邊各種事物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作為教育者和家長,倘若我們能做到和孩子們一起謙卑、和善;
并像希望別人對待我們那樣去對待孩子們,那我們就掌握了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定要記住,你做得的越多,孩子能做的就越少。家長懶一點,是一種恰當的放手。
多給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他會變得更加獨立、有主見,也會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