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給孩子吃東西,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雞鴨魚肉以及各種營養補品呢,這些當然也要給孩子吃,畢竟是補充營養嘛,那麼還有兩樣看不著、摸不到卻更得讓孩子吃到的東西,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不能吝嗇于給孩子吃。你知道是什麼嗎?
謎底之一就是吃苦。俗話說「憶苦思甜」,現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嬌氣,沒經歷過苦日子,生活在家人鑄就的溫柔鄉里,承受能力也變弱了。大人都說「現在的小孩子是越來越不能吃苦了,稍微干點活就喊累」,家長盡可能為孩子提高良好的生活條件,卻忘記了「吃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那真的是被一大家子人寵著,平常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什麼都不用做,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就是溫室里的花朵,受不了一點兒風吹雨淋。甚至學習上、生活上的一點小挫折就會打倒她;同時因為過度被溺愛,他自理能力差,懶惰且以自我為中心,沒人喜歡自私自大的朋友,所以他可能在交友上受挫。
讓孩子吃苦,不是代表著一定要讓他達到什麼境界,而只是給他的生活提個醒,他只是生活在平穩的年代,不代表世界是圍著他轉的。同時,吃苦是對孩子身心發展有益的。他能鍛煉動手能力,學到自理知識,明白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知道什麼該做,什麼卻是錯的,少走彎路,成為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
謎底之二就是吃虧。老人常說「吃虧是福」,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吃虧并非意味著軟弱、懦弱和退讓,而是要教給孩子學會寬容和大度,連一點點小事都斤斤計較的人,氣量肯定小,也不會做成大事。所謂「不拘小節」就是這個意思。
偶爾吃虧是智慧,退一步海闊天空。當然,這不代表著放棄自己應得的利益和權力,而是根據自己的「度」來判斷。
現在,你知道是那兩種東西要給孩子吃了嗎?就是吃苦和吃虧。這樣有助于培養他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