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5種行為雖惹人厭,但卻是愛你的證明,媽媽千萬別嫌棄

Wendy媽 2022/07/20 檢舉 我要評論

媽媽愛寶寶,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其實,寶寶也是非常愛媽媽的,只是寶寶的表達方式和大人不同,所以,媽媽要清楚寶寶的愛你方式,知道ta有多愛你。

主要的表達方式是身體上的動作。但是許多母親不知道這些身體動作背后的含義,甚至想憤怒地揮手打孩子。

那麼,寶寶明明是表達對媽媽的愛,卻讓寶媽們討厭的行為都有哪些呢?

動作一 摳媽媽的臉

我相信在懷孕的時候,寶媽們一定幻想過以后抱著寶寶,寶寶對你笑的場景,但是沒多久你就會被孩子一巴掌打回現實。

扇耳光、摳眼睛、摳臉……不管是對媽媽哪里展開摳、抓、撓、拍,請媽媽都要先穩住情緒。

其實寶寶只是想跟媽媽親近,但是小嬰兒控制四肢的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所以掌控不好力度的大小。并且寶寶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樣子,看到媽媽的五官也會感到好奇,所以會想伸手去觸碰,卻會被媽媽當成「壞行為」。

寶媽們可以抓住寶寶即將伸向自己的手,慢慢地把寶寶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臉上,并且一邊輕輕地用寶寶的手撫摸自己的臉,一邊說:「寶寶摸摸媽媽。」

動作二 啃咬媽媽

咬人問題,通常出現在寶寶開始長牙的那個時期。也就是七八個月之后。

寶寶可能會抱著媽媽的胳膊啃,留下一個「愛的印記」。

首先要知道一個事實,月齡寶寶最喜歡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就是「放在嘴里嘗一嘗」。這種方式很原始也很直接。所以寶寶們經常會把手邊能夠到的物品放進嘴里,即使沒有,ta也會吃自己的腳丫和手。

而寶寶咬媽媽,就是因為ta想感知一下自己最愛的這個人,放在嘴里是什麼感覺,僅此而已。所以這也是一種寶寶愛媽媽的表現。

如果寶寶咬你,不要大聲驚呼。這是對寶寶行為的回應,這樣會讓他們覺得很有意思,好像找到了一個神奇開關一樣,從而強化了寶寶的咬人行為。

你可以嚴肅地看著寶寶,皺起眉頭告訴ta不可以。平時跟寶寶互動的時候可以親親寶寶的額頭,親親寶寶的手,引導其正確的愛媽媽的方式。

動作三 把手往媽媽嘴巴里伸

有時候寶寶會把自己沾滿口水的手伸到你嘴邊,或者直接往你嘴巴里填,別嫌棄。

寶寶除了最愛吃奶外,排第二的應該就是吃自己的手了。他們通過吮吸自己的手安撫自己,讓自己平靜下來。

那麼他們把手往媽媽嘴里伸,正是想要讓媽媽也嘗嘗自己最愛的手是什麼味道,這是一種分享,更是因為愛媽媽才愿意分享。

寶媽們可以假裝親一親寶寶的小手,面帶微笑的跟寶寶互動。

動作四 扯拽媽媽的頭髮

寶寶很喜歡拽頭髮,在睡覺的時候被扯醒,抱著ta的時候,ta在玩你頭髮,很多寶媽都很頭疼。

但其實寶寶在睡覺扯頭髮是害怕媽媽離開自己,抓住媽媽的頭髮就像抓住了安全感。寶寶平時看媽媽都是溫柔和藹的樣子,一拽媽媽的頭髮,媽媽就會憤怒瞪眼,寶寶會覺得很有意思,也知道了這種方式能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媽媽陪自己玩。要知道,寶寶可不喜歡自己不愛的人跟自己玩哦。

睡覺的時候如果寶寶喜歡拽著媽媽的頭髮,那就可以把寶寶的手放在自己的胳膊上,臉上,或者肚子上,多糾正幾次,寶寶就能改過來了。

寶寶如果經常調皮拽你的頭髮,你不要大驚小怪,可以假裝傷心,跟寶寶說ta弄疼你了。平時也要多陪陪寶寶。

動作五 在媽媽身上踩來踩去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的精力比較旺盛,尤其是帶娃睡覺的時候,寶寶經常會從媽媽的這一邊爬到另一邊,還會從另一邊爬會這一邊。

ta會搶你的手機,讓你多看看ta。會趴在你肚子上,還會蜷在你的臂彎里,更是喜歡在你周圍爬來爬去,就是不想安安靜靜地躺下。

其實孩子是想讓你陪他玩,并且在媽媽的周圍感覺很安全,并不是孩子精力旺盛,而是寶寶很愛媽媽,只想在媽媽周圍活動,跟媽媽親近,想引起媽媽的注意。

所以要控制好情緒,讓寶寶在自己身邊玩,累了ta就睡著了。

結語:

寶寶的有些舉動的確很讓人討厭,但是孩子還小,不知道哪些方式是正確的,只知道用肢體接觸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寶媽要多一些耐心,給ta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寶寶的避風港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