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用哭鬧要挾父母時,你的反應,影響孩子的未來成長

Wendy媽 2022/08/29 檢舉 我要評論

蔡少芬贊成孩子發脾氣:她說,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再哭就把你扔了,

「再哭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

「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扔垃圾桶」

我敢說,這樣的話很多父母都講過,當你說這話的時候,收拾孩子可能有點效果,但是孩子的情緒并沒解決。

很多家長看待哭鬧的定義:

1.哭鬧,是不好的,是會被笑話的,是被人瞧不起的,是懦弱,是沒人喜歡的,很令人煩的…

2 .如果孩子每次哭鬧,父母都妥協并滿足孩子的要求,長期這樣,孩子會習慣用哭鬧來威脅父母,以達到他想要的東西。

蔡少芬有次在節目中忙著和大閨女聊天,小閨女一直在旁邊媽媽媽媽的喊,都沒理她。小女兒瞬間急了,哇的嚎啕大哭起來。

蔡少芬見此情并沒有批評女兒,更沒有制止她哭鬧,而是輕輕地撫摸女兒的背,溫柔地說:「我知道你不開心了,哭吧。」

要知道,哭鬧發脾氣也是孩子釋放情緒的一種,情緒本身沒有對和錯,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這都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情感。

我們要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是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對身體有害。

面對發脾氣的孩子,父母可以做;

1.接納孩子情緒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哭鬧,都會心煩,特別是自己在忙的時候,可能會直接開罵,「別哭了」,「哭什麼哭」,「煩死了」等等。這樣只會讓孩子越哭越兇!

李玫瑾說:孩子的脾氣,是家長帶出來的。

只有懂得接納孩子的好壞情緒的父母,才能有一個善于處理情緒的孩子。

2.替孩子說出她的情緒

「媽媽知道沒帶你去玩,你不高興了是嗎?」

要幫孩子處理好情緒,就要描述孩子當時的情緒。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我們描述出來,他就會覺得自己被認可了,被理解了,大腦壓力減少,心情就會逐漸平復下來當孩子發脾氣時,告訴孩子,我們要學會找到正確的發泄方式,而不是胡亂的撒潑發脾氣!

如:找同伴聊天、寫日記、畫畫、靜一靜、深呼吸、聽歌、運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引導孩子找到更文明更有效果的發泄方式,這需要家長去引導,去幫助孩子找到。加油哦!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