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在火星拍到像一朵花的物體
說到火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這是人類在過去幾十年時間內探索比較多的類地行星,距離地球最近5500萬公里、最遠4億公里的火星也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與地球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地球、火星的自轉週期都是24小時左右,也有類似的四季輪回。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火星在未來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對于人類來說,火星就是一個陌生的世界,想要實現移民火星,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火星的可宜居性,所以科學家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前往火星,好奇號火星車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1年11月發射、在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的好奇號是美國第四輛火星車,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自成功登陸火星至今,它已經在火星表面行駛了超過3000天。作為一款先進的火星車,好奇號的使命之一就是在火星尋找潛在的生命元素,在探索的過程中,好奇號火星車在這個隕石坑內它發現了富含礦物鹽的沉積物,證實了火星的蓋爾隕石坑在幾十億年前曾經是鹽水胡。雖然火星曾經是一個溫暖、潮濕的外星世界,後來火星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變成了現在荒涼、乾燥、冰凍的世界。
參照地球的情況,由于火星曾經濕潤、溫暖,所以有一些科學家認為火星可能曾經出現過一些史前生物,但是這些生物後來隨著火星的環境變遷而消失了。當然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火星雖然環境發生了巨變,但不排除現在的火星可能還存在一些生命力極為頑強的未知生物。此前探測器就不斷拍攝到一些看起來像生物的物體。
好奇號火星車現在仍在火星表面運行,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拍攝了火星的照片。NASA分享了好奇號火星車在最近傳回的一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引起了很多愛好者的關注。在照片中,有一個看起來像是一朵小花的物體,又有點像珊瑚的物體。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火星真的存在小花或者珊瑚之類的生物嗎?雖然NASA分享出來的這一張照片確實是真實的火星景象,但不能說明這就是火星的生物。因為火星的環境極為荒涼、乾旱,就像地球的沙漠、戈壁灘,沒有一絲生機,正常來說是不可能存在比較復雜的生物的,即使可能存在生物,那估計也只是一些原始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以礦物質為食。NASA的火星車團隊表示,這個形似小花的物體應該是一個礦物形成物,具有由水析出的礦物形成的精緻結構。在之前好奇號火星車也曾經拍攝到很多類似的情況,這一種物體被成岩作用晶體簇,可能是由各種礦物組合而成。
為什麼要探索荒涼的火星
從這些探測器傳回的火星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真實的火星就是一顆死寂般的星球,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我們要投入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探索這樣的星球。如果我們了解探索火星的意義,可能就會認為探索火星是很有必要的了。
地球現在的情況似乎不大樂觀,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球面臨了很多問題,有一些科學家擔心地球可能正在面臨第六次大滅絕,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所謂的第六次大滅絕可能還沒發生。不管地球是否正在上演第六次大規模滅絕,現在地球的很多生物都處于瀕危的狀態,在人類的影響下很多物種滅絕的速度都加快了。一旦地球真的發生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最終影響到的其實是我們人類自己。
除了大滅絕的問題以外,現在地球的氣候變暖也成為了一個趨勢,在最近這幾年時間內很多地區都出現罕見的高溫,伴隨著地球氣溫的上升,很多問題也相繼出現了,其中一個就是冰川加快融化的速度,最終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
據NASA和NOAA以及其他聯邦機構組成的機構間海平面上升工作組的一份新報告,隨著海平面的上升,未來30年內海岸洪水將大幅度增加。這一份名為《美國的全球和區域海平面上升情景》的報告指出,等到2050年美國海岸線的海平面將比現在平均上升25至30公分。這一項研究證實了現在地球的海平面正以驚人的速度持續上升,未來將會危及到世界的沿海低窪地區。NASA局長比Bill Nelson表示,我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致力于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當然,僅僅保護地球家園並不能讓我們人類永遠存在,因為很多時候都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有一些意外的發生可能會直接摧毀人類文明。例如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包括恐龍在內的無數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了。如果當時恐龍能夠提前實現星際移民,可能就不會被一鍋端了。所以現在我們致力于保護地球家園的時候,也在尋找第二家園,看起來極為荒涼的火星就是備選的宜居星球之一。
別看火星環境極為荒涼、乾旱,實際上火星其實還存在大量水,只不過由于火星的溫度比較低,所以火星的水以水冰物質的形式存在,探測器之前就發現火星的兩級地區存在厚厚的冰蓋,在一些中緯度地區也發現大量水冰物質。例如我們的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區烏托邦平原的下方就存在一個巨大的「水庫」。如果我們人類能夠改善火星的氣候環境,讓火星的水冰物質融化,火星可能就會變成一個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了,到時候移民火星可能就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