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學習、工作沒有取得成果時,很多父母會覺得是孩子沒有努力。而實際上沒有收獲好的成果, 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努力。相反的,有一些孩子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而之所以結果不理想, 最主要是他們的行為是屬于「無效努力」。
孩子學習沒效果,可能是在瞎忙
孩子不愿意努力學習是很多父母都比較「頭疼」的事情,但周女士苦惱的卻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孩子努力了但結果卻不理想。 周女士的孩子在學習方面從來不需要她操心,每天放學就主動的到房間做作業、學習,可以說放學回家孩子除了吃飯和洗澡的時候, 孩子幾乎都在學習的狀態中。
然而每一次考試孩子的成績卻并不理想, 有時候還可能是班級中的倒數。面對這樣的結果,孩子也常常傷心不已。後來周女士便找老師溝通,詢問孩子「努力卻沒成果」的原因,而老師分析到, 孩子很可能是「無效努力」。
而后老師也給出了建議, 讓周女士幫助孩子做一些學習計劃,而后老師也與周女士的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一段時間后, 孩子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
孩子這3種行為屬于「無效努力」
1、沒有計劃的學
作家李尚龍曾經寫到: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沒有計劃,所以他們往往缺乏一定的動力, 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雖然花了很長的時間,看起來似乎很努力,但實際上的學習效率是非常低的, 所以也往往很難取得好的提升。
2、照搬他人的學習方式
很多時候,當孩子看到他人取得好的學習成果時, 就容易去照搬對方的學習方式。但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別人用的好的方法并不一定就適合自己。 也就是說「照搬」本質上就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式,所以孩子再怎麼去努力,也難以取得一個好的成果。
3、不主動思考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 :「會思考,才能成大器」。但現在不少的孩子卻不主動去思考,當他們遇到難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會選擇去查看答案, 而這樣孩子永遠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里,也無法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向,所以他們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也依然會迷茫, 這樣的孩子再努力也是在「瞎忙」。
讓努力有跡可循,這幾方面很重要
1、培養適合自己的習慣
他人的成功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卻不能夠完全的學習和模仿,想要讓自己的努力取得理想的成果,父母要懂得鼓勵孩子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這樣一方面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自身出發的努力,對自己才是有幫助的。
2、制作計劃表
孩子的計劃更明確, 他們的目標感和動力就會更強。所以不想要孩子進行無效的努力,引導他們提前制作好計劃表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引導孩子做好一份計劃,父母可以與孩子溝通, 了解孩子想要完成什麼任務,將任務分成一個個小步驟,隨后給出一個合理的時間限制, 這才有助于輕松高效的去學習和工作。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付出后有收獲,但很多時候想要取得成功,并不能夠只靠「努力」,而是要有計劃有方向的努力, 不要讓孩子的努力變成一種「無效努力」,這樣的學習效率才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