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說,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7歲之前就能看出來

Wendy媽 2022/11/17 檢舉 我要評論

「孩子小時候學習成績好,長大了學習成績不見得好。」

「孩子小時候學習成績差,長大了可能是學霸。」

有不少人都這樣認為,前者通常是說別人家的孩子,后者通常是對自己家的孩子的一種認識。

之所以有這樣的一種觀點,多半還是因為父母不死心,總覺得孩子會有希望,只是時間還沒到。

其實很多有經驗的老師,早就看透了這個問題,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位教齡為20多年的老師寫的關于孩子的學習問題的文章,她指出通常小時候學習不錯的孩子,長大了也能保持住,而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長大了也很難逆襲。會有一些特殊存在,只是極少數。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7歲之前就有所體現

一位心理學大V,寫了這樣一個觀點: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7歲之前就能體現出來。

這個真相未免有點殘忍,因為很多孩子在7歲之前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在學習上馬馬虎虎,如果家長相信了這個事實,那麼就等于放棄了孩子的未來,所以家長不愿意相信這個事實。

其實家長完全不用沮喪,孩子不是學習的料,也能通過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只是在學業方面不會表現得太出色而已,而普通才是大多數孩子的常態。

讓家長認識到這個現實,只是想讓家長放下焦慮,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發揮的時間

通常我們說的「學習的料」,是指那些具有天賦的「種子選手」,這些孩子有天賦,稍加引導就會在學業方面取得異于常人的成就。

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小天賦,可以及時調整方向,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未來更長久的發展打好基礎。

在學習方面具有天賦的孩子,會有這些表現

1、 專注力強

專注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尺,很多時候學霸和學渣的區別就在于「專注力」。

可是具備較好的專注力并不容易,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專注力其實是不受個人控制的,比如說當我們特別想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思維卻總是不由得開小差。

這是學渣和普通學生的常態,控制不好自己的思維。

但是學霸不一樣,學霸看書學習的時候,往往就能沉浸其中,這是表演不出來的,是真的能夠沉浸其中,根本不會被外界的環境打擾。

而一個孩子的專注力如何, 其實在這個孩子7歲之前就有所體現了,甚至從上幼兒園時期,孩子的專注力就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了,資深的幼兒園老師,是可以通過孩子的日常表現來判斷這個孩子的未來走向的。

2、 記憶力好

如果說專注力是可以通過后天環境影響,可以被有效引導的,那麼記憶力可能真的就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記憶力跟大腦的結構有關系,而每個孩子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一個孩子的記憶力好壞,家長和老師都能夠在孩子7歲之前感受出來。

記憶力不能強求,家長也不要試圖通過藥補或者是其他方法來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反復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某個方向的記憶力,但是卻無法讓孩子實現逆襲。

3、 性格中有棱角

如果孩子性格中有棱角,家長應該高興,而不是試圖去磨平孩子的棱角。

比如說孩子不太合群,孩子總是喜歡自己研究一些小物件,有著較好的記憶力,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過度打擾到孩子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社交達人。

性格中有棱角,看起來不太合群,或者是不太能迎合別人的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更勝一籌。

4、 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被左右,這個時候只要這個選擇不傷大雅,家長就應該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

這樣會保護孩子的棱角和想法,允許孩子在自己的空間內自由生長,讓他的個人優點實現最大化發展。

天賦很重要,后天打磨同樣重要

一塊木材將來成為什麼,一方面要取決于這塊木材的自身材質,另外一方面就要跟加工的人有關系了。

有天賦的人,需要恰好遇到好的家庭環境和家長,才可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天賦,實現自己的價值。

而沒有天賦的人,也可以通過后天環境和父母的引導,最大限度實現自己的價值。

之所以把這個界限定義在7歲,因為7歲之前,是孩子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從一張白紙,變成一張被畫滿色彩的畫,而家長就是那個揮筆作畫的人。

千萬不要想著等到孩子長大了,上一年級以后,再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實話說,到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孩子的專注力,思維方法,學習習慣,時間觀念,在7歲以前就能基本形成,而這個雛形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發育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教育孩子要趁早,好習慣養成要趁早, 抓住孩子的3歲~7歲這個黃金時間段,這個階段孩子對父母的依附性很強,很容易聽從父母的建議,同時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容易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大腦又處在一個快速發育和建設的過程中。

父母一旦抓住這個階段, 習慣、意識、時間觀念、方向等一旦形成,后邊的路就容易多了,孩子會在這些基礎上,加速成長,在后續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輕松多了。

而這,其實也是學霸父母的秘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