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學霸?20000多學生研究的結果很意外,他們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小學狠抓了。在「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中,研究人員對2萬多名學生進行過研究:孩子能不能成為學霸,和幾個家庭因素有直接關系。
1、父母是學霸(拼爹媽)
擁有高學歷的爸媽,他們的智商普遍偏高,受到過得教育水平,決定了他們的格局,能夠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視小學階段的教育。輔助孩子學習復習,能夠給孩子提供一些自己的學習經驗,幫他們在幼升小,學習初期養成學習習慣,擁有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差不了,所以,父母是學霸,學習贏在了,「學習習慣」上。
2、老師父母高配合的家庭
高校中流行這麼一句話,「小學靠家長,國中靠老師,高中靠自己」,這句話說得很實在了。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園共育」,老師和家長相互之間做好配合,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比如說:孩子晚上寫作業時間拖沓時間長,有可能是上課時走神了,課堂筆記沒做好,影響了作業完成度等。老師和家長經常進行溝通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與成績。提前復習、課堂筆記做好整理,是小學階段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如果家長不知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中有詳細說明,家長可仔細閱讀。
3、家里書籍特別多的家庭
哈佛教授柯偉林曾做過調查,學霸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習慣閱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中,于敏老師提到:圖書館是孩子的第二課堂,閱讀能擴展孩子的眼界,鍛煉注意力與記憶力的提升,改變大腦的思維結構、靈活性和彈性。獲取到更多知識。
4、父母是教師的家庭
如果家中父母是老師的話,父母有教學經驗,他們比普通的家庭,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各年齡段的學習與發育需求,懂得該如何培養孩子。然而,父母是教師的家庭畢竟是少數,但是我們可以學習老師的教育方法。
你是這樣的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