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都是在爸媽的呵護長大的,有些孩子孝順懂事,有些卻是「白眼狼」,只知道索取不知感恩。先別急著罵孩子不孝順,因為很多時候,孩子不孝順都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天下媽媽都愛孩子,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給孩子,但做的多并不代表做得對,有時候甚至會適得其反,把孩子往「白眼狼」的道路上推。
如果寶媽經常做下面幾件事,很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別不信:
一、總是言語貶低孩子
在三歲左右,孩子自尊心開始形成,他迫切的希望能夠得到旁人的肯定,特別是爸爸媽媽。如果家長不管大事小事,總用言語貶低孩子,說孩子「太笨了」、「沒出息」等等,不僅會打擊孩子自信心,讓他變得自卑、內向,孩子在長大后,還會因此憎恨父母,巴不得想快點逃出原生家庭。長大后可能會處于責任心去照顧父母,但和父母不會特別親近。
二、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在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應在親子關系之上,才能才能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形,讓家庭溫和和睦,孩子也不會恃寵而驕。
如果父母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事事都先為孩子考慮,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買名牌鞋子,這就屬于溺愛了。俗話說升米恩,斗米仇,你給孩子的越多,他反倒會覺得理所當然,只知道一味的索取,而不知道感恩。
三、對孩子一切都包攬
現在的父母真的很舍不得用孩子,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都包攬,穿衣吃飯能代勞的就代勞,決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可是,孩子真的領情嗎?只怕自己稍不滿意,就把怒火撒在父母頭上,甚至一點小事就會對媽媽拳腳相向,這一點如果不改正,孩子的這種行為恐怕會持續一輩子。
四、不孝順父母
孩子生來一張白紙,而父母就是白紙上涂抹顏色的人。你日常的行為舉止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繼而通過行動來反射出來。
如果家長自己都不孝順,養自己父母都不愿意,整天推三阻四的,被孩子看在眼里,他會覺得不孝順是正常的,以后也會不孝順你。
五、太偏心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父母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有多大?」有位獲贊較多的答主說「我從來不否認爸媽也愛我,可是他們的偏心讓我至今難以忘懷。」比如自從弟弟出生后,什麼都要讓著他,兩個人吵架,挨打的還是自己,家里好吃的總是被弟弟吃完。可是即使這樣明顯的偏心,爸媽還一直說自己是一碗水端平。
這種偏心導致的后果是孩子的性格變得矛盾扭曲,骨子里自卑的要命,可是自尊心又很強。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婚姻生活,而且在內心會產生這樣的心理「當初你那樣對我,以后別指望我孝順你,愛找誰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