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允許吃手指和被禁止吃手指的孩子,長大后有啥不同?看看吧

Wendy媽 2023/02/18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家娃一歲多了還戒不掉吃手指的壞習慣,怎麼辦啊?」周末小區的遛娃「大軍」們,正在討論著孩子吃手指的問題。

有的寶媽認為,孩子吃手指是天性,是他尋求安全感的表現。做父母的不需要去干預,孩子大了自然就不吃了。

而有的寶媽則因為孩子吃手指的行為而感到憂心忡忡,她們覺得手指上有很多細菌。「病從口入」,孩子如果經常吃手指,患病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有寶媽非常熱心地分享了自己幫助孩子戒吃手指的「經驗之談」,給孩子的 手指甲上涂上點苦瓜汁或者辣椒汁,孩子嘗了手指的味道不好,自然就不會再吃手指了。

一般來說,小嬰兒進入 2-3月齡,就會開始喜歡上吃手指,直至 1歲半左右,孩子對于吃手指的熱愛才慢慢減少。吃手指,可以說 是孩子「口欲期」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現

我家閨女小的時候也愛吃手指,對于她這種行為,在保證她小手指干凈的情況下,我一般不會有太多的干預。她愛吃就讓她吃,因為也沒見哪個成年人還喜歡吃手指的。

但是家中的奶奶卻和我有著不同的育兒觀念,尤其是當她看到小娃娃的手指上沾滿了滑溜溜、亮晶晶的口水時,她總是會眉頭緊皺。

有時候趁我不注意,她還會強行地把女兒的手從嘴巴里拖出來,甚至采用打手的方式試圖讓孩子戒了這個「壞習慣」。

奶奶的這種 強硬戒吃手指的方式,對我家女兒似乎完全不奏效,最后奶奶也只能作罷,任由孩子吃手指。

大約到了 一歲半左右,女兒吃手指的頻率開始減少很多,到後來就直接 不吃了,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可以說,我當年并沒有像小區里的寶媽那樣,為了孩子吃手指的事情而犯愁。

孩子吃不吃手指,看似是一個行為上面的小差異,其實對孩子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那些從小可以自由吃手指的孩子,和那些被父母管束不能吃手指的孩子,在長大后會有很大的差異。

作為父母,我們很有必要將這些差異先了解清楚,再決定要不要去禁止孩子吃手指。

從小被允許吃手指的孩子,和被禁止吃手指的孩子,有啥不同?

※孩子的壞「癖好」養成的可能性

那些從小被禁止吃手指的孩子,他們的「口欲期」是沒有被滿足的。即便他們已經長大了,他們可能還會養成一些「小癖好」來滿足那未被滿足的口欲。

例如,有的孩子會喜歡咬筆桿,有的孩子喜歡咬被子。也就是說, 那些被禁止吃手指的孩子,他們的口欲期實際上是被延長了。

如果說僅僅是咬物品,家長們可能還覺得沒有什麼大礙。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攻擊性的行為,以此來滿足自己沒被滿足的口欲。有的孩子甚至會從咬物品發展成為咬人。

因為沒有滿足孩子吃小手的愿望,父母們在孩子長大后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在阻止孩子咬人上。

而那些 從小被允許吃手指的孩子,他們的口欲期是滿足的,已經順利度過了這一時期。他們在長大后, 養成各種壞癖好的可能性也會更低。

※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指數

吃手指是孩子口欲期的表現之一,孩子通過 吃手指,獲得內心的滿足感與安全感。尤其是這份安全感,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那些 不被允許吃手指的孩子,往往會安全感缺失,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出現情緒管理方面的問題。

正是因為缺失了這份安全感,當他們感到焦躁、不安的時候,往往會不知道如何去釋放這種負面的情緒。

※孩子的精細動作好壞

新生兒剛出生時,他的小手往往只能做到捏拳頭、展開之類的動作,無法做到將自己的手指準確地塞進自己的嘴里。

隨著孩子的精細動作發育,2、3個月齡的寶寶開始學會了啃手指這種新技能,別看這個動作很簡單,這其實是小寶寶精細動作的一個飛躍性發展。

如果父母 禁止孩子吃手指,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精細動作發展不好的孩子,長大后會容易出現很多方面的問題。

比如孩子的自理能力可能會比較差,總是學不會系鞋帶,又或者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差,寫字總是歪歪扭扭等。

※孩子的聰明程度

處于「口欲期」的孩子喜歡啃手指,其實也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嘴巴的啃咬,能給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多良性的刺激,這樣孩子也就會變得更加聰明。

而那些 禁止孩子吃手指的父母,往往也會禁止孩子去啃咬別的物品。家長們的這種做法無疑是 減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重要的途徑。

孩子探索世界的途徑少了,孩子大腦獲得的良性刺激也少了,這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因此,想要孩子更加聰明,家長們放心地讓孩子吃手指吧。

寫在最后

其實允許孩子吃小手并沒有家長們想象中有那麼多危害,反而禁止孩子吃手指,對孩子的各方面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只要我們將孩子的小手洗得干凈,爸爸媽媽們就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吃手指。看到這里,爸爸媽媽們,你們明白吃手指對于孩子的意義了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