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分場合有技巧!要想孩子有效果,試試掌握這4點訣竅

Wendy媽 2022/12/13 檢舉 我要評論

晚飯時間,橙橙爸問兒子:「橙橙,今天隨堂檢測做得怎麼樣?給老爸看看」,橙橙放下碗筷,乖乖遞上前去。

「這段默寫錯別字怎麼這麼多?不是考過你很多回了嗎?你的心思放在學習上了嗎?這幾天不許你看電視了,認真背誦默寫,我看你是玩野了。」

看到橙橙低著頭沉默不語,眼淚吧嗒吧嗒掉到碗里,橙橙爸還不忘插一句:「現在的孩子怎麼都受不得批評了?真嬌氣」。孩子隨便扒拉了幾口飯就說飽了,頭也不回地回到臥室。

接連幾天橙橙都胃口不佳,大人給他夾什麼就吃什麼,吃幾口就說飽了很快回屋。經詢問后,孩子說出的話讓人震驚,他說爸爸總是在飯桌上批評他,所以才不想在飯桌上多做停留。

知道原因后,奶奶心疼地抱了抱孩子,轉頭到客廳就把橙橙爸說了一通,讓他以后吃飯少說話,沒有什麼事情比吃飯更重要。

批評孩子是一門學問,分場合也講究技巧。

一、注意場合‍

晨起不責:都說一日之計在于晨,這是一天當中最具有朝氣和動力的時刻。如果剛一起床就被劈頭蓋臉地教育了一通,這一天孩子可能都過得不痛快,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心情。

暮夜不責:孩子帶著傷心失落的情緒上床睡覺,可能會因心情不好導致孩子夜不成寐,孩子的睡眠質量受到影響,對于身高發育以及第二天的學習和生活都無益處。

飲食不責:老話「食不言寢不語」對如今也非常有意義。研究表明,人的消化系統和情緒的好壞是成正比的。如果孩子邊哭邊吃,還會增加嗆噎的風險,長期食欲不振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

人前不責:在公共場所或者熟人面前批評孩子,很容易傷害到他的自尊心。家長批評孩子時最好在一個相對隱蔽人少的地方單獨進行,切記不要家人輪番批評,這樣的批評起不到正面作用。

二、簡短明了‍

即點到為止,當孩子犯了錯,家長只要講述事情的經過并言明利害就可以了,把反思權交給孩子。過多嘮叨只會讓孩子長時間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甚至出現煩躁、反抗的情緒,忘記自己犯下的錯誤。

三、杜絕翻舊賬‍

批評教育要注意就事論事,批評不針對人,只針對事,而且是當前的事。很多大人在教育孩子時都喜歡翻舊賬,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更不愿承認錯誤,自我反思更是幾乎不可能。

四、不要忘了加一點鼓勵‍

批評本身,必須是要帶著善意的,「惡意批評」屬于攻擊。如何善意地批評孩子呢?最簡單的就是在過程中加一點料,即批評和鼓勵相結合,不僅能促使孩子盡快改正錯誤,還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其向著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