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后差距明顯

Wendy媽 2023/02/13 檢舉 我要評論

「德智體美勞」是當代學生應該具備的五種必要素質,是當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但是,很多家長往往 對這五種素質進行「有色區分」,將「智」放在第一位,而對于「勞」不管不顧,甚至還直接剝奪了孩子「勞」的機會。家長不會想到,如果孩子失去了「勞」,后果會有多麼嚴重。

之前婆婆過生日的時候,我和孩子爸帶孩子到婆婆家里給婆婆慶生。

期間在準備做飯的時候,我讓孩子在廚房跟著擇菜、洗菜、打下手,但是婆婆看到之后,卻不讓孩子做家務,認為孩子不應該做家務, 覺得孩子在這個年齡應該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學習上。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遇到和我一樣的問題吧,其實老輩家長并不是不想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只不過他們并不知道,如果現在不讓孩子做家務、去勞動,那麼孩子在以后很可能會面臨嚴峻的生活,甚至是生存問題。

有些家長覺得,讓孩子做家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對孩子的影響沒那麼夸張。但是,真是如此嗎?

孩子做不做家務,十年后完全不同

16歲的她,吃飯還需要喂

在《變形計》中,有一名富二代女讓人印象深刻,她就是劉思琪。劉思琪的家里很有錢,經濟條件沒的說,也正是因為家庭條件優渥,所以劉思琪的父母對劉思琪那是百般寵愛,根本不讓劉思琪沾染任何有關家務的事情,妥妥的將劉思琪當成了「捧在手心里的寶」,真正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

由于在小時候沒有讓劉思琪做家務,由于這種過度的溺愛一直不斷的延續,最終導致十年后的劉思琪,也就是 16歲的時候成為了一名「巨嬰」:吃飯的時候還需要家長喂、很多常識都不懂,根本無法獨立生活。

與劉思琪完全不同的,是來自河北滄州的一個孩子,他就是龐眾望。

同為16歲,他卻撐起整個家庭

小龐如很多孩子一樣,有愛著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但不幸的是,他的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父親身患精神病,母親下肢癱瘓,小時候的小龐一家人,都靠著姥爺和姥姥接濟度日。

所以,年僅5歲的小龐就已經開始接觸家務, 6歲的時候已經完全掌握了基本的家務能力。

在平時,稚嫩的小龐扛起了家里基本所有的家務,包括洗菜切菜、掃地燒水、收拾屋子、衛生清潔等等。

在十年后,也就是小龐 16歲的時候,他 入圍了河北省第三屆青少年自強之星。

當時,很多人想要幫助他,但是卻被他拒絕了,他表示:我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知道錢的來之不易,那是他們辛苦得來的。這時候的小龐,已然具備了獨立的能力,甚至具備了撐起整個家庭的能力。

而之后小龐的表現也如人所愿: 以744分的成績考入清華,本科畢業之后又被清華留校直博。

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小時候做不做家務,十年后的變化真的完全不同,甚至再進行彌補,也相距甚遠。

比如現在的劉思琪,雖說「幡然醒悟」做了服裝設計師,但要知道,她有強大的家庭背景,有一流的社會資源、經濟資源、學習資源等,但其成就仍舊不及家里一貧如洗的龐眾望。

這,就是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差距, 這種差距,或將一輩子也難以彌補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從小就會做瑣碎家務的孩子,成年后往往更有成就且幸福感更強。

所以,家長們要想讓孩子變得優秀,并不是「幫」、「替」孩子做家務,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家務,去實踐,去掌握他們應該具備的能力。

分享孩子學做家務年齡表,建議家長收藏

在引導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我們并不能夠一股腦地讓孩子去做所有的家務,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選擇適齡的家務給孩子做,這樣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

●9月齡~36個月

在孩子兩歲之前,應該學會讓孩子自己拿餐具吃飯。在孩子兩歲后,應該學會將垃圾扔進垃圾桶、幫助家長取物、將衣服掛在衣架上、澆花、整理玩具等。

●3歲~6歲

前期應該讓孩子學會擺放物品、喂養寵物、按需拿取枕頭被子、飯后將餐具送至廚房、將干凈的衣服放到衣柜、將臟衣服放到臟衣籃等。中

期應該讓孩子學會鋪床、餐前擺放餐具、飯后收拾餐桌、疊衣服、自己準備要穿的衣服、將自己的毛巾和牙刷擺放好等。后期應該讓孩子學會擦桌子、換床單、準備上學要用的物品、收拾房間等。

●7歲~12歲

應該讓孩子學會清潔碗筷、做一些比較簡單的飯菜、擦地、清理廁所、使用洗衣機洗衣服等。

●13歲及以后

懂得操作一些基本的家務設備和家電,比如會使用吸塵器等。懂得正確清理一些生活設備,比如說冰箱、灶台等。

只有在相應的年齡段,循序漸進的讓孩子去做適齡的家務,才能夠達到最好的「勞」的效果。

寫在最后

「勞」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它本質上并不僅僅是做家務這麼簡單,它還關系著孩子的性格發展、心理成長、個人能力、思維自信等多個維度。

所以,要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要想真的對孩子好,我們要做的并不是「包攬一切」,而是放開手,讓孩子去勞動,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