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再差,也不要亂送他去補課」!20年經驗老教師道出理由

Wendy媽 2022/11/26 檢舉 我要評論

「補課」幾乎現在每一個孩子都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補課人數和時長幾乎處于「領跑」全球的階段。

這是否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我們不能否認有一部分孩子確實因為變得更加優秀,但也僅僅是一部分,更多的孩子表現出的的是不堪重負的一面。

陳教授是一位有20年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陳教授說,很多孩子因為數學不好,或者是在學校的時候跟不上課堂的學習,所以在課后會去上各種補習班。

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去上補習班的孩子都能夠得到理想的效果。

比如說,有的孩子晚上去上補習班,白天課堂上犯困;有的孩子去上了補習班,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所以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漫不經心等等。這些孩子即便是報了十幾個補習班,也沒有任何成效。

陳教授說:「我見過最極端的例子,孩子的成績一直不好,爸爸媽媽給他報了七八個補習班,幾乎每一天都有。孩子雖然調皮,但是爸爸媽媽的話總歸還是要聽的,所以每天下課后去上課上到晚上大概九點多十點鐘,然后再完成老師課堂上布置的作業。我每天早上早讀檢查,他幾乎都在打瞌睡,特別是早上十點之前的課,孩子基本上都在‘點頭’狀態,老師講的什麼知識基本上沒聽進去,只能借同學筆記來看。」

陳教授覺得,這樣的補課方式,并不是在幫助孩子,反而是在耽誤孩子。

「孩子成績再差、再不好,家長也不要亂送孩子去補課,就好像人體缺少營養,不仔細查明而是胡亂補一通,到最后不僅身體沒變好,反而補出了毛病,這不是亂來的嘛!」陳教授無奈地說道。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給孩子花錢補課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即使花再多家長也覺得心甘情愿。然而,家長卻很少關注到補課的效果,對于一些年紀小的孩子來說,補課基本上沒什麼作用。

家長選擇送孩子去補課的原因

1.希望孩子比別人多學、早學

家長送孩子去補習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對孩子的期待,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優秀。

家長堅信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和收獲總是成正比,所以除了課堂之外,補習就是孩子能夠花在學習上的最佳時間 。因為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監督著孩子學習,補習班相當于另一個學校,孩子在其中學習能夠有人幫忙監督,還能夠學習新的知識,家長自然很樂意把孩子送去學習。

2.查缺補漏

補習班最原始的意義是替孩子「查缺補漏」,幫助孩子提高弱項。所以,一旦家長發現自家的孩子語文不好,就會給孩子報有關語文的補習班,若是發現孩子數學很差,便會給孩子報數學補習班。

總之,市面上的補習班應有盡有,家長總是能夠找得到與孩子弱點相對應的補習班。

3.想要在短期內提高成績

按照孩子的學習進度來說,在課堂學習的進度其實是足夠的,但是很多家長仍不滿于此,他們希望孩子能夠用最快時間來消化某一階段的知識,才能夠更快地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從而留出更多新知識的時間。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是希望孩子能夠在短時期內迅速提高成績,因為老師的課堂教學進度往往需要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接受程度來判斷,總有一小部分學生「拖后腿」,但老師也不能因此而耽誤其他孩子,一些領悟力低的孩子往往會被忽視,家長便會報班希望孩子能夠短時間內提高成績。

為什麼陳教授會說不要亂送孩子去補課?

1.孩子厭學

凡事都講究一個度,家長送孩子去補課本來是為了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家長忽略了起跑的速度并不能決定到達終點的時間。

已經有不少孩子因為過度補課而產生厭學心理,有些孩子是因為壓力太大不堪重負,有些孩子是因為在補課的時候已經學習了課堂的內容,所以在課堂上的時候漫不經心,驕傲自滿,有些孩子因為補課而對學習產生陰影等等,這些都會與家長的初衷背道而馳。

2.產生依賴

孩子在課堂上跟不上進度,所以需要去補習,而這也會成為一種循環。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課堂上跟不上也沒關系,反正后面還有補習班可以繼續上,孩子會對課堂學習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并且還會對補習班產生依賴感。

這對于孩子整體的學習進度來說,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

3.急于求成、投機取巧的心態

當孩子的成績通過短暫的補習時間得到提高時,孩子可能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不管我聽不聽課,只要補習就可以得高分。部分孩子會因此而產生急于求成或者是投機取巧的心態,包括部分家長也會產生這樣的認知,進而給孩子報更多的補習班。

4.花費大

很多家長報補習班表現出盲目的跡象,比如說看到自己鄰居或者是孩子的同學報了什麼樣的班,所以自己也給孩子報什麼樣的班;覺得孩子所有的科目都很弱,所以一股腦給孩子報了七八個班,并且還以給孩子報的班多為榮。

對于這部分家長來說,不僅僅是家長個人的觀念出了問題,也會浪費掉很多的金錢和精力,加大孩子的時間分配難度,讓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對補習班,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孩子上補習班,應該是一件自愿并且快樂的事情,家長給孩子報班之前應該思慮周全,到底該不該報,孩子需不需要、喜不喜歡,到底有沒有效等等。

深思熟慮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不要因為一時的頭疼腦熱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