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是這樣說的「越努力,越幸運」,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家長很是苦惱: 自己家的孩子明明學得很苦,但成績總是在原地踏步,一直處于中下游,怎麼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作為家長的我們,看著孩子學得這麼認真,都不忍責備孩子。 其實,孩子很有可能是在「假努力」,有這幾種行為的孩子,不管有多認真都是在「無效學習」。
01
孩子一旦出現這4種「無效學習」的行為,學習再努力都是無用功
1、上課全程做筆記
在上課時做筆記的目的是讓我們記錄下學習的重難點,這本該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的孩子喜歡把老師講的所有內容都記在本子上,沒有主次、重難點之分,不放過老師的任何一句話。這樣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全神貫注,筆記也記了不少,但知識卻都學不進去。
這種表明看起來是在很努力的學習,實際上孩子總會因記筆記的速度跟不上老師的語速,常常錯過重要知識點。而一旦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孩子的思想就容易開小差。 這種低效的學習會耗費孩子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他產生「我很努力了,但仍然學不好」的心理,實在是得不償失。
2、對著答案寫作業
有些學生在做作業時,會把答案擺在一邊,當他遇到一道特別難做不出來的題目時,就看一遍答案,然后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計算的,挺簡單的。」甚至有些孩子對答案產生依賴性,讀完題目都不自主思考就對著答案抄,過段時間再讓孩子重新做一遍題目他還是一臉懵。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的試卷和作業都寫得認認真真的,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這種單純地輸入不僅不能讓學生鞏固知識,還會讓孩子養成不思考的陋習。
3、盲目刷題
很多孩子都喜歡用題海戰術,買了一套又一套的習題冊,然后埋頭苦干, 遇到自己不會的題目,就選擇性的跳過,這樣的「刷題」只會讓孩子停留在做自己會的題,在簡單的題中獲得「成就感」,而孩子不會的知識點、不會的題依然不會,這樣是永遠不會進步的,孩子也只會停留在他營造的舒適圈中。
4、學習無計劃
有的孩子對待學習很有熱情,看到別人在學什麼自己就跟著學什麼,而自己的學習卻從沒計劃過,也不分主次和先后,一看到別人的學習方法對他有效就盲目照搬,這其實是在做無用功。 缺失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會讓學習一團糟,效率還會一直提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