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聽話,你是否吼過他們?如果孩子不吃飯,你是否吼過他們?如果孩子不起床,你又是否吼過他們?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覺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對著他們吼,一直吼到孩子聽話為止。當孩子因為你的大吼大叫變得安靜乖巧,你可能還會感覺很有成就感,可實際上,你對孩子的傷害已經深入他們內心。
閨蜜小魚家的女兒一直很招人喜歡,有客人在的時候也很活潑開朗,很多人都說這孩子教育的真好,才2歲就這麼懂事,很少見。
可是最近再見到這個孩子,感覺就像換了一個人,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聽到媽媽的指令會立刻馬上執行,雖然感覺孩子聽話很多,但就是很奇怪,說不上哪里不對勁。
閨蜜小魚說:「我女兒現在聽話多了,原來那人來瘋的性格,真是愁壞了孩子爸和我,現在做個安靜的小美女,多好。」
可是,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沒想到閨蜜說:「她不愿意做的事,大聲告訴她,一遍不行那就兩遍,再不行就三遍,一直到她聽話為止,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
聽到這,突然感覺閨蜜小魚很可悲,因為她不知道的是,她吼掉的都是孩子的天真與美好,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軟弱。
當然,也會出現這2種「性格缺陷」。
1、沒有安全感
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最初的原因就是讓孩子聽話,可看到這個方法很有效之后,吼叫會貫穿孩子的童年,久而久之,孩子們一點性格都沒有,他們會害怕家長,害怕爸爸媽媽說的每一句話,因為他們不知道,父母哪句話會爆發,從此以后,孩子做任何事變得小心翼翼,做不好還會懷疑自己,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2、越來越自卑
孩子的自卑心理,主要都是受家長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需要鼓勵與支持,就算犯錯家長也不要大吼大叫,這樣只能起反效果,尤其是在叛逆期的時候,孩子很可能因為家長的說教變得更不聽話。可實際上,這都是自卑心理對孩子的影響,他們擔心自己做不好,或者無法做到更優秀,所以干脆破罐破摔。這種心態循環往復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看到這,經常吼孩子的你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了呢?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你可能只是為了出氣,也可能是孩子不爭氣,但無論如何,你的行為已經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而且這種心理會一直陪伴孩子,不會因為孩子長大了就會忘記,小時候的遭遇,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
所以,家長與孩子們的溝通,一定要有耐心,讓孩子們知道你在說什麼,他們不明白就繼續說明白,要有足夠的耐心為孩子講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畢竟家長行為會影響孩子一生,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別傷害孩子們幼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