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孩子小時候難帶,長大之后特別孝順貼心,看看有沒有你家的

Wendy媽 2022/07/15 檢舉 我要評論

都說「三歲看老」,那麼,小寶寶的個性真的和大了一樣嗎,三歲看老這句話,有什麼科學意義嗎?

3歲看到老是家里的老人常說的一句話,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狀態就可以預測到他以后的發展,雖然這句話不能完全相信,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3歲前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等到孩子3歲左右他的智力發展已經能夠達到成年后的一半,7歲左右他的智力發展已經接近于成年。

經研究表明,人的性格30%是受遺傳的影響,70%是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個有愛的家庭才能培養出性格健全的孩子。

還有就是父母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要對他進行打罵,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都是不可取的,要耐心給他講道理,尤其是孩子3歲之后,他的理解能力是能夠聽懂父母教導的。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常常鼓勵孩子,在孩子取得成就的時候善于贊美他,這樣會讓他變得更加自信開朗。

每次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有一些媽媽抱怨,養孩子怎麼這麼累,因為孩子的個性不同,父母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有巨大的差異。

有的寶寶生來就安全感十足,有的則像個焦慮的炸彈,不過有幾種難帶的孩子,長大之后卻會變得特別孝順貼心,看看有沒有你家的小孩!

1.「需求」高的孩子

有的孩子,家長把他放床上、椅子上,自己一個人就能玩的很好,不哭不鬧,家長們就能該干嘛干嘛。而有的孩子,不能一個人待著,一定找爸爸媽媽,當家長的一刻都不能離開。有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很少能去做自己的事情,干啥事情都要帶個小尾巴。這種孩子就是高需求的孩子,特別黏人,要親親要抱抱的,還特別會哄家長開心,讓爸爸媽媽充分的體會到自己的愛意(黏人)。但是這樣的孩子情商比較高,現在帶著累,但是孩子長大后你就知道什麼叫貼心小棉襖了。

2.愛哭的孩子

愛哭的孩子天生敏感,有更強的情緒感知能力和共情能力。

現在無論學習或是生活,孩子都能敏銳的她還能及時發現父母的小情緒,從小哭包變成了父母的開心果。

如果家中的娃也是個哭聲不斷的孩子,請對他多一點耐心的引導,而不是粗暴地制止他發泄自己的情緒。

當敏感的孩子找到傾瀉情緒的合理方法,他將變得溫柔又有力量,對父母也會更加體諒。

3.愛問問題的孩子

愛問問題的孩子,一天到晚嘴動個不停,實際上他們樂于交流,與父母的關係更緊密。

小「話癆」總是和爸爸媽媽不斷交流,爸爸媽媽也不斷解答他的疑惑,小「話癆」和父母的關係就像好朋友一樣,無話不談。

雖然孩子的多問和多說,對于父母來講是一種負擔,但是愿意耐心與孩子溝通的父母,多半都會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也會和孩子更親密。

愛問問題的孩子,雖然養起來心累,他們時刻保持著交流的熱情,永遠不會對父母冷漠。

4.小氣的孩子

小氣的孩子,往往勤于保管自己的東西,也樂于守護自己的家庭。

小氣的孩子,有一種戀物癖,等到長大成熟之后,對自己的東西的執拗,會慢慢演變成對家庭的守護和堅持。

若是孩子過于護著自己的東西,不妨給他一點成長的空間。愛惜東西的小人,最終會變成家的守護者,再難帶的孩子,終歸會有長大的一天。

盡管寶寶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表現,確實可以看出寶寶是否聰明,但爸爸媽媽們要記住,一切在于人為,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養!爸爸媽媽們要好好加油哦!

你家寶寶是不是調皮的寶寶,讓人很難帶呢?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